有很多英文单词,是学校不会教你的,甚至连GRE的红宝书里也没有。掌握它们唯一的路径,是从生活里学。以鱼为例,连小学生都知道,鱼的英文是fish,然后学校的教育基本就到此为止了——你到了国外,只有在餐厅或者市场,才能慢慢弄明白不同品种的鱼应该怎么说。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英文词汇库中对于鱼类名称的知识是一片空白,是很多年前在曼谷的一家餐厅。以我在中国吃泰餐的经验,点菜几乎是可以不用看菜单的,在那家餐厅我也试图这么做。前几样都很顺利,点到鱼的时候突然卡住了:我想说“炭烧青鱼”,但完全不知道青鱼应怎么说。结果人家拿出菜单来帮助我,关于鱼类便有整整两页,大部分的名称我都不认识。
这次来美国,经过在超市和餐厅的实战,我终于把该学会的鱼类名称全给弄明白了。话说在超市里能学到的品种其实非常有限,因为按照广东人嗜鲜的习惯我在亚洲超市里只买活鱼——而该处的活鱼品种是非常有限的,看一眼标签,再看一眼鱼在水中游的造型,一下子就弄明白了:tilapia是罗非鱼,bass 是鲈鱼……最有意思的是catfish,初看这个单词让我非常困惑:“猫鱼”究竟是啥玩意儿?它跟猫到底有什么关系啊?后来趴在水箱上仔细看看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所谓的“猫鱼”,就是鲶鱼,因为这种鱼像猫一样有胡须。
而美国人在吃鱼这件事情上的风格确乎只能用执着二字来形容。刚到本城的时候,我请了一个美国家庭来我家吃饭。其他的几样菜他们都很喜欢,唯独只有那条鱼,他们完全没碰。事实上,按照我的标准,那条清蒸鱼是当晚最美味的一道菜。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老外对于有刺的鱼肉向来敬而远之,吐刺对他们而言不但是一个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文化中,当着别人的面从自己嘴里取出或吐出刺来,是一件相当不文明的举动。所以对于不同的鱼种,他们基本上都只能接受完全没有刺的鱼排形态。
了解了这个背景,便很容易了解不同鱼类在此地的定价逻辑。在国内时我一直觉得价格最贱的是罗非鱼。可是在美国的亚洲超市,我突然意识到鲶鱼的价格要比罗非鱼便宜很多。我猜是因为对于老美来说,罗非鱼至少还是可以处理成鱼排的,而对于鲶鱼这玩意儿,他们实在是束手无策。
昨天在离家不远的某条绿道徒步,在小河旁看到一个钓鱼的人正在现场剔取鱼肉。他只把有限的鱼排部分单独留下来放进密封袋里,而把剩下的绝大部分部位都扔回河里喂乌龟,包括鱼头、鱼尾、鱼骨、鱼皮。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挺可惜的:头尾和骨头完全可以用来熬汤;而鱼皮,无论是凉拌还是油炸都是很棒的小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