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红瑀
小说课1丨小说的心灵世界《更“无用”的写作课》开课以来,我一直没有时间可以拨出来专心听课,只断断续续听了其中的三节音频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没有将听到的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养分,课等于白上了。我决定择期再来补课,确保自己有一段连续性的时间可以运用才开始。
七月底,我的长篇小说初稿完成,暂时不打算开新坑,公司和家里要忙的事情也告一段落。我觉得这个空档用来补课正好,还来得及接上后期刘健老师的课。我从第一课开始补,已经上过课的音频和文字内容都学习了一遍。
对我来说,每天写点什么是一种习惯,延续这个好习惯很重要。我决定将上课后的感想梳理出来,结合这段时间的大量阅读,输出文字以加深学到的观念。这不是功课,也不是为了特定目的而写,我把这系列文章当作上课和阅读笔记而已。
习惯每天写作的人都知道,三天不写会手痒,有输入就要适时地输出,不然思绪会像装满水的水盆一样溢出来。我为找到想写的主题暗自窃喜,也为自己养成这种习惯忧喜参半。
既来之则安之,那就且写且珍惜吧。热情是最好的动力,巧合则会助长这种力量。
就是那么地凑巧,由黄老师主讲的第一节课内容,正好跟我近期刚看完的《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主题吻合,探讨“好小说的秘密”。这个问题也是最近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甚至影响了《我有一间童书店》后期写作的方向。
从去年中开始写小说以来,我踏入连载的大门也超过一年,完全没想过要跳脱现实世界,将视野扩大,目光放远,写出来的作品就像黄老师所说的,过于狭隘和平庸。当我读了王安忆先生的十三堂课,彷佛瞬间明白了故事和小说的分别,开始向往和追求更高层次的写作。
我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将《我有一间童书店》提升一个高度?
单纯从故事情节上来讲,这部小说写的是女主角如何将一间童书店从无做到有的过程。既是一个女人的艰苦奋斗史,也是一本创业开书店的教战手册。套用现在的话,就是鸡汤文和干货文的综合体。
小说写到一半,刚好我在读《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回想整个创作过程,我就想起,从一开始我就希望写一个女人的成长史。这才是小说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表象故事下面的深层涵义。
我们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亲情、爱情和友情,在后期我就用了更多笔墨来书写“感情”这个部分。无论是一段对话,叙述一段情节,或是解决一个问题,尽可能想办法让读者看出女主角的情感流动。
我尽力让作品高于现实,也清楚知道,离王安忆先生所说的心灵世界,或是托尔金口中的神话,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但我已经启程,正在享受路途中的美丽风景,哪怕再远再难走的路,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