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赫尔曼太太

作者: 三儿王屿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08:15 被阅读539次
    2017年11月26日 周日 晴 23度

    打开邮箱时,我有些吃惊。除了账单以外,还有一封赫尔曼太太的来信。

    赫尔曼太太是我们德国的房东,上次收到她的来信,还是在今年夏天。她那时从德国寄了明信片,祝我和尼克回葡生活愉快。

    这次寄的是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几排清秀的字迹如同一缕流云。像是某个静谧午后,赫尔曼太太在后院的圆桌边写下的。

    我微笑着把信塞到车门缝,打算到家后再细读赫尔曼太太的近况。

    车身随方向盘一拐,我的记忆也顺势拐到了2600公里外那座古老的德国小城。

    1. 布茨巴赫的新公寓
    布茨巴赫17世纪民居  王屿|摄

    去年九月,因尼克工作需要,我们从葡萄牙搬到德国短期居住。尼克多方折腾,终于敲定布茨巴赫郊区一套小公寓。离他的办公地有点儿远,但好歹设施齐全,不用额外再费心力了。

    搬家那天,赫尔曼太太亲自在门口接待了我们。她年过半百的样子,身材高瘦,一头略灰白的齐耳短发。房东太太身着素色长裙,戴浅绿色丝质围巾,身上喷了淡淡的香水。

    见到我们,她热情地拉过其中一件行李,引我们到那座古老的房子跟前。

    房子是一栋米黄色老建筑,其中一面墙体被常青藤覆得严严实实。庭院几棵百年老树,直挺挺地立到屋顶高度。我看到了顶层的阁楼,有一大扇明晃晃的窗户。

    “房子是1895年建的。” 赫尔曼太太微笑着指向门头,上头是一小排铁艺花体字,低调地镶着建房年份和家族姓氏。

    我低头一算,连我和尼克的年纪加起来,还远远不够这房子的岁数呢!

    “最初它其实是小镇的学堂,二战期间荒弃,战后我父亲买下来了。后来我先生做生意破产,我拿去银行抵押,他赚到钱又赎了回来。”

    赫尔曼太太的轻描淡写,仍掩盖不住往事的跌宕起伏。我在尼克后头顿了脚,呆呆杵在门口。似乎进了眼前这扇门,便跨进了这家人荣辱交错的奋斗史。

    “你们是第一户租客。”赫尔曼太太说着径自进了门,接着“哒哒哒”上了木楼梯。我这才回过神来,在门口毯子上蹭了鞋底,跟着他们进去了。

    空阔的楼道里,回响着脚踩旧木板的“嘎吱嘎吱”声。这些上了百年的楼梯,竟亮得能映出人影来。

    赫尔曼太太边上楼,边向我们介绍楼道里的油画。这些墙壁上的画作,全是她父亲生前画的本地建筑,恰到好处又不失风雅地衬托着这栋房子的风格。

    “这就是你们的公寓。” 到了顶楼,赫尔曼太太拿钥匙打开了门,她先请我们进去,又站在门口礼貌地问道:“我可以进去吗? ”

    “当然可以哪! ” 房东太太细心地站在“新女主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身份迅速丢掉了。这让我有些感动。我点了点头。

    公寓内部却很是现代。房间布局很好,全套实木家具,物品崭新齐全。采光来讲,更是无可挑剔。尤其是厨房,除了屋顶的天窗,还有一大扇窗,从那可以望到街对面宏伟的教堂和远处的田野。

    “咚……咚……咚……”

    报时的钟刚好敲响,一声一颤一扬,让人震撼不已。这是我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到时间的仪式感。

    “冬被、吸尘器袋、垃圾袋、洗碗液全在小储物间。若疏忽了什么,请尽管提出来。”

    交代完注意事项,赫尔曼太太便递给我们钥匙,开了门准备离开。

    “请带我们向赫尔曼先生问好!” 我和尼克送她到了门廊。

    “谢谢!我一定转达你们的问候!”说完,赫尔曼太太便转身往楼下走去。没几步她又转头来对我们说,“我们很开心你们搬来!”

    2. 邻居太太的粗鲁言辞

    就这样,我和尼克在这栋老房子里安顿了下来。

    因曾在德国短居过,我能用德语日常交流,所以总体也没特别不适应。生活不过是从村庄换到小镇而已。

    尼克每天早出晚归,我偶尔搭他的顺风车清晨出门,去购物或者是上驾校课,办完事独自坐公交车回家。

    赫尔曼家处于小镇和山野的边缘,屋前栽有几棵上了年纪的枫树,屋后则是一大片山毛榉林。恰逢金秋时节,繁密的枝叶将这座老房子包围,泛出童话般的色彩。每每独自回家时,我喜欢在门口的长椅坐上一会儿。

    从那个角度,我可以看到教堂全貌,以及广袤的田野,天空彩色的云朵。偶尔一只“竹蜻蜓”形状的枫果从头顶的枫树上飘下来,小精灵似的落到我的肩上,手上和腿上。

    枫叶与扇果  自pixabay

    “咚……咚……咚……”

    教堂那些钟声,缓慢冗长,声声入耳。我感觉自己被老树掖在怀里,是个被自然善待的婴孩。

    搬家好几周,我和房东太太除了在楼道偶遇,还没正儿八经打过照面。

    我常透过公寓的各个窗户,见她在花园里除草,或坐在后院圆桌边捣腾手工。偶尔地,也见她去对面教堂的墓地,帮着浇浇花除除草,像是教会组织的自愿工作。

    赫尔曼先生呢,似乎总不在家。还不是很熟,我和尼克也不好去打听。

    邮差快递来送信件包裹,赫尔曼太太会开几句玩笑,但语气和举止都轻缓,似乎是怕扰了新租客的清净。

    对于我和尼克,她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没一般老太太的好奇之心。要知道,在很多德国小镇,有个东方面孔的房客,可是很有谈资的事情。

    某天购物回来,我照常坐在屋前的长椅上,只见赫尔曼太太手提着什么东西,笑眯眯地朝我这边走来。

    “对不起,邻居太太要来取东西,希望你不介意我在这坐着等会儿。” 

    “哦,当然没关系呀,这可是您的院子呀。”

    赫尔曼太太点点头,坐到了我的旁边。树间泻下的阳光,如“天然滤镜”一般,给她的脸镀上了层自然的美感。岁月留给她的痕迹,瞬间被阳光冲淡了很多。

    “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儿。” 她转过脸来,眼睛很是清亮。我想,她心底一定有汪不老泉。

    “是的。坐在这里看风景,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我看着那些树林和田野,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村庄,何尝不是这般美呀。

    “我先生今年见不到园子的秋景喽!”  赫尔曼太太叹了气,淡蓝色的眼眸显得有些迷离。

    原来赫尔曼先生因公事,被公司派到波兰常驻了。赫尔曼太太舍不得这座房子,不肯一起去,硬是坚持留了下来。

    将顶层阁楼重装出租,也是两人权衡很久做的决定。至少现在,赫尔曼太太不用独守这栋寂寥的老房子了。

    “你好!赫尔曼太太!” 邻居太太牵着她的博美犬,推开屋前的木栅栏门走了过来。那只白色的小狗见到生人,激动挣脱了主人的牵引绳,尖叫着扑到我的身上来。

    “哦!我的老天,真是抱歉。” 邻居太太赶忙冲了过来,把小狗从我身上扯了下来。我忍住“被袭”的不适,向她和小狗打了招呼。

    “哦!亲爱的,你肯定不想进烤箱。” 那位身材宽厚的太太把小狗抱起来,贴在她宽厚的脸颊边,吻了又吻,摸了又摸。终于安抚好小狗后,她挤到了长椅边上。

    这位邻居太太的德语,我一字不差地听明白了。这是来欧洲几年来,常常听到的关于“中国人吃狗”的笑话。

    我并不吃狗肉。开始我会举例反驳,但久了意识到无论到哪儿,都有“视觉纬度”不同造成的“认知偏见”后,尝试对这样的现象一笑而过。

    两位太太定要聊上一会儿,我不该打扰了她们。正准备起身上楼,赫尔曼太太轻轻压了我的手掌,示意我先不要走。随即她站了起来。

    “安娜,请你为刚才的话向她道歉。” 赫尔曼太太声音很平静,却微微带有些颤抖,“据我所知,很多中国人都不吃狗肉,你这明显是歧视!”

    安娜的脸涨得通红,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无心之词,竟也可以严重到“歧视”的程度。

    歧视这顶大帽子,在这个国家,是谁都不想去戴的。

    “对不起,请原谅我刚才的无心之词。”

    她拿手臂箍着小狗,耸拉着脸道了歉。

    “我原谅你的无心。” 我微笑着起身道别,把空间留给了两位太太。

    上楼的时候,我可没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木板被我踏得“吱吱呀呀”,响成了一首欢快的曲子。

    3. 低谷时期的慰藉

    那次“偶遇”的第二天,我从车站才走到房子,只见赫尔曼太太已在长椅上晒上了太阳。

    “赫尔曼太太,感谢您昨天替我解围。”

    我打了招呼,坐到木椅空着的一边。

    房东太太摆摆手,将飘到身上的落叶取了下来。她把叶子摊在手上,细细地观察着它的脉络。过了一会儿,她偏过头来问我:

    “你在葡萄牙时,闲暇喜欢干点什么?”

    我答:读点书,种些植物,偶尔也跑跑步。

    “哈!那里的橄榄树,德国可不常见!”

    赫尔曼太太打开了话题。那次聊天之后,我们常常就“植物”、“自然”和“生长”的话题聊得不亦乐乎。讨论到某种植物,甚至去赫尔曼太太的后院进行实地探讨。当然,我们也分享过一些瘦腰方法,比方卷腹配合呼啦圈的疗效。那段时间,长椅上方的枫叶总哗啦啦地响,给树下的我们摇出温暖的阳光碎片。

    真是一段美妙的时光!

    落叶  pixabay

    十一月初,德国的冬来临。天阴沉沉地,空气里没了阳光。小院落叶堆叠,一副萧条模样。我和赫尔曼太太,逐渐没了去院落的闲情逸致。

    而我和尼克的生活也陷入低潮:尼克父亲病重,使得他在两个城市时常奔跑。不久他工作出了大纰漏,损失了一大笔金钱。而我呢,路考第二次也没能通过。

    再接着考的话,注册、借车和练车的费用少算要三百欧。加上之前的费用,整个驾照预算会超过2500欧元。我肉疼,更自责不已,分担不了丈夫的烦恼,竟还让窘境雪上加霜。

    路考完毕,我拽着那张成绩反馈单,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风里夹着雪粒子,冻得我直打哆嗦。

    我想不到和谁诉说,也不敢给家里的尼克打电话。混混呼呼绕城走了几圈后,我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得坐公交车回了家。

    没想到,那张寒风里的长椅,竟成了我唯一想去寻慰藉的地方。

    我抱着双手坐在椅上。风很凉,我的脸却很烫。才下午四点,可已没了亮光。教堂的钟声偏偏在这时敲响,要将我轰回那间让我无地自容的小公寓。

    “咚……咚……咚……”

    它们每一下,都撞在我的胸口。我又想到安娜的话,想到公公的病情,尼克的奔波,经济的窘境,我的愧疚与无能为力……突然,这个园子,这栋房子,乃至这个国家都变得那么冰冷生疏。

    “屿,你还好吗?”

    赫尔曼太太应是从窗户里看到了我。她摸黑走上前来,坐在了一边。尼克常不在家,托她照顾我时有讲过情况。

    “今天的路考又挂了。” 我的声音淹没在寒风里,被雪丝掠到了冰冷的地表。

    “哦,我亲爱的。”  赫尔曼太太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了我。她轻拍着我的后背,像是温柔的母亲,安抚自己的孩子一般。我俯在她肩上,任所有情绪随眼泪一泻而出。

    好一会儿,赫尔曼太太递给我一张纸巾。

    “给你讲讲我近年的经历吧。” 她拿温暖的双手盖住我冰凉的手背。她的语气轻得如过往云烟。

    关于米夏尔的回忆  pixabay

    四年前,赫尔曼太太的独子米夏尔查出癌症晚期。她心痛不已,当即辞了工作,积极地陪儿子进行治疗。一年后,做完最后一轮治疗,米夏尔终究是离她而去。

    痛失爱子后,赫尔曼太太一蹶不振,患上了抑郁症。悲伤的赫尔曼先生暂停了工作,陪着太太在家,定期看心理医生疏通。两位相濡以沫的爱人,以爱和对米夏尔仅存的回忆,在苦海里抱做一堆。

    慢慢地,赫尔曼太太走出来了。看着七零八落的院落,她决定把这座老房子重新打理起来。赫尔曼先生当然二话没说,两人重新规划了院落,添种许多以往没有时间种植的花草。可去年他的公司出现了新转机,因为特殊项目,需要他亲自去波兰拓展业务。

    “去吧。公司又何尝不是你养大的孩子!”

    赫尔曼太太再次以实际行动,鼓励赫尔曼先生去拓展生意。为了让丈夫放心,她加入了教会的自愿小组,算是让自己参与社会活动。接着,她把空了多年的阁楼改装成一套公寓。她先生走后,尼克和我租到了房子。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但人总要去做点什么。” 说到这儿,赫尔曼太太再次用力拥抱了我,“尼克现在需要你,就如当初我需要我先生一样。”

    “谢谢你,赫尔曼太太。” 我搂着她,泣不成声。

    你的朋友苏珊娜

    那个漫长的冬天,大概是我和尼克人生最为艰难的一个冬天。但我们用爱相互取暖,坚强地挺过来了。今年春暖花开时,我终于拿到了驾照。夏天尼克在德工作结束,我们重新搬回了葡萄牙的小山谷。

    赫尔曼太太写明信片给我们,祝我们重回山谷里的生活愉快。我那时回了信给她,在里面放了一片橄榄叶,感谢她在人生低谷时给予的温暖和帮助。

    今天从海边邮箱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坐到桌边,打开了赫尔曼太太的来信。阳光从落地窗透进屋来,照到了我的后背,以及脚后跟上。跟去年秋天,赫尔曼太太和我坐在长椅上聊天时那般温暖。

    信封里有一片枫叶和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一位老太太在草地上扭着呼啦圈。背后还是那排流云般的字迹:

    “亲爱的屿,你们在山谷还好吗?

    赫尔曼先生回德国后,家里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清净了!我买了个呼啦圈,想去后院转出一方清净地。他没啥好抱怨的,要知道,我这样的女人,可真的不常见哪!

    另外:你们走后,我们没打算把房子再出租了。但你和尼克再回德,我们始终为你们敞开大门!

    愿好!

    你的朋友 苏珊娜  ”

    赫尔曼太太寄的明信片 王屿|摄 像她那样的女人哪
    明信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至今,我和丈夫尼克通过各式渠道,共收寄了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四千多张明信片。这些盖满邮戳的明信片们,除了拓宽我们的视觉,更带来了不少温暖感动的故事。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其实活在这些明信片里。
    L03E01 十万字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乌有有:溫情。我本來也要寫篇房東太太的。:smile:
        三儿王屿:@乌有有 每个人都有一个很特别的房东太太。😻,写出来
      • 井底女蛙:岁月静好
        三儿王屿:@井底女蛙 谢谢女蛙老师
      • 吴偶:这篇我竟然没看过… 原来这个系列还没看完的:sob:
      • 酉_酉:我并不吃狗肉。开始我会举例反驳,但久了意识到无论到哪儿,都有“视觉纬度”不同造成的“认知偏见”后,尝试对这样的现象一笑而过。
        见多识广后,胸襟自然开阔了
      • de39cf673b3e:我这个被生活磨了干枯的心 一次次被你温暖 被你带着游走在这些陌生的国家 很温暖 谢谢你:heart:
        三儿王屿:@舒涵烘焙工作室 谢谢你喜欢🌸🤗
      • 386d8c15eace:好
        三儿王屿:@Sywen 谢🌿
      • 旅居美国的橙子:喜欢这样的文字和这文字背后的两个女人。:blush:
        三儿王屿:@旅居美国的橙子 谢谢喜欢😇
      • 安潜:最近在写人物故事集,看到这一篇,感觉学到很多,默默偷师,不要打我哈哈哈。手动点赞👍
        三儿王屿:@安潜 谢谢,自己感觉没怎么写好!技巧的话,你看着偷用吧😇
      • 琉璃苏比:写得棒棒哒!真是温暖又善解人意的房东太太!好房东真是很难得。不过话说,看到你上楼的时候,似乎听到了那楼梯吱呀的声音,真替你担心,这么年代久远的房子……
        另外有几处感觉读起来不太顺,提一下小建议。
        1.前面看到信,字迹如同流云挺好,后面接的在后院圆桌写的,改为似乎又看到房东太太暖意洋洋的笑容,或者似乎看到她坐在后院,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落在她身上。……这样是不是感觉更有意境一些?
        2.房东太太衣着也很得体,这句感觉描写角色形象不够立体。可以说也很注意仪表穿着。或者是个很时尚的人。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主妇一样,舒适休闲又不失小情调。以小见大。
        3.另外想知道的是,这么古老的房子,里面装潢风格和摆设应该很多特别之处,家具是现代的还是传统欧式?可以一两句轻描淡写,里外呼应。

        4.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这句的前面可以稍微过渡一下。或直接前面末尾加个省略号。
        三儿王屿:@琉璃苏比 哇!真是有心了!后来又改了不少,空了可以看看🌾😇
      • 只讀經典:我讀得非常認真。仍舊是很溫情的故事。練字再注意一下,就更棒了。cheers.☕
        三儿王屿:@只讀經典 谢谢姐儿,正需要中肯的意见🍀🤗🌾🌿🌸
      • 凌晨5点的厨房:读你的文字居然想去看你,愿好
        三儿王屿:@凌晨5点的厨房 谢谢,也祝你安好🍀🌾🌿
      • 小雨和小黑少:好温暖的故事:heart:
        三儿王屿:@小雨和小黑少 感谢喜欢🤗
      • 彼岸晓吾_5c83: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的房东太太,有几处细节堪称完美!
        三儿王屿:@彼岸晓吾_5c83 感谢姐儿🍀🌿🌸
      • 蓝庭芥:一个词,喜欢,两个词,还是喜欢:smile::smile:
        三儿王屿:@桑顿黛尔传奇 感谢喜欢🤗🌻
      • LA艾丽丝:好漫长好丰富的故事。我们也处在低谷中,以爱取暖,自己给自己希望。
        三儿王屿:@LA艾丽丝 抱抱你。不管怎样,家人一起是最重要的。祝好!🍀
      • 任真:亲爱的,你的文字让我哽咽。
        三儿王屿:@任真 谢谢你能懂🤗🌾🌻🍀
        任真:@任真 抱抱。
      • 宁曾:流云般,诗意的散文。
        三儿王屿:@宁曾 明信片系列还是难写🤔
      • 树默:文字总是如水般剔透,如阳光般温暖,看完后,心里有朵云在飘~~~~
        三儿王屿:@树默 还有叶子在刷🍀🍀🌿🌿
      • 和小光光:请我去做客
        三儿王屿:@和小光光 布茨巴赫真的是个极好的地方
      • 9564463ccfbf:每次读你的文章都是享受,那段慰藉特别让人感动❤️
        三儿王屿:@Meiyu_3100 谢谢喜欢🤗🍀
      • Green12345678:在陌生的国度,在人生的低谷期,能遇见善解人意的赫尔曼太太,真是不错的运气,看来明信片故事好多正能量。
        Green12345678:@三儿王屿 温暖的回忆
        三儿王屿:@海鹭_ 也是在那座老房子开始写作的。很多感触!谢谢鹭姐理解
      • 何处是他乡001:老太太形象如在眼前😬 👍
        三儿王屿:@何处是他乡_ef97 谢谢🤗🌾🍀
      • 微踏同学:很棒哦
        三儿王屿:@微踏同学 谢谢阅读🌿🌾
      • 红瑀:那一串串的叫扇果?怎麼跟我們吃的荷蘭豆那麼像:hushed:
        三儿王屿:@红雨视界 好像是查资料的时候瞄到的,咦,我再看看。
      • 红瑀:那棟房子好美🌹住在那裡好愜意
        三儿王屿:@红雨视界 嘿嘿,那儿也有很多十四、五世纪的老房子,很有韵味儿的一座小城。
      • 百签:三儿的文章,质量每次都是好的没得说!看着心里一波一波地舒服
        and,the most part of Chinese Don,t eat dogs!!!哈哈哈,快给我挑一下语法错误!!
        三儿王屿:@百签 那要给他们灌输美食理念,讲清食材选择参照规范:“一黄,二黑,三花,四白。”为佳。
        百签:@三儿王屿 我对对中国人有偏见的外国人也有偏见!!
        三儿王屿:@百签 偏见!他们是偏见!哈哈哈哈
      • 9e3a63502d76:简直完美。古老的房子,老去的人,院子里发出的新芽,往来的人们留下的新鲜和慢慢发酵的过去。
        三儿王屿:@子吟_ 明天再改,还有几处不大流畅的地方🤔

      本文标题:房东赫尔曼太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fk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