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当尼采遇到王阳明(二)

当尼采遇到王阳明(二)

作者: kaiqin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6-06 10:37 被阅读148次

    卧珠谈到哲学要探索“我是谁?”,并对王阳明的话提出了疑问——“心是什么?”,这篇文章主要想说明这两个问题。

    陆九渊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四句教中的第一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认为就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心”指的就是哲学中的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当然也包括了“我”。

    最初看到这样的描述,我联想到了佛教关于世界的描述。现代人常用梦境来比喻佛教的说法:在我的梦境里,有一个“我”存在着,有血肉之躯,有自我意识;在这个“我”之外,还有其他的外在的人事物同时存在着,这些外在多么地鲜活,看起来多么地真实,有时让“我”欢喜,有时让“我”忧愁,有时让“我”惊恐,有时又让我“愤怒”……,但这一切都只是那个沉睡着的我(心,本体)创造出来的。

    后来在《传习录》里,看到这样一则记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我对这段话解读为:客观世界也许是存在的,但在进入我的主观世界前,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就如同不存在一般,是“寂”的状态。只有它进入了我的视野,它便成为我主观现实的一部分,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的宇宙。

    我的主观世界如何影响着我?

    精神分析师巴史克在他的著作里有一个因抑郁而辍学在家少年的治疗个案。在会谈过程中,少年逐渐开始信任男治疗师,突然有一天少年梦见自己和男性亲吻,他感到很恐慌,害怕这意味着他是个同性恋。在治疗会谈中,他谈到自己没有与成年男性亲近的经历,他说小时候外公和父亲都不愿意接近自己。在与治疗师、家人谈话后,他才了解到事实是他的外公极其害怕与孩子接触,在他幼年时,他被家人禁止接近外公,连靠近他的书房都是禁止的,而此时他的父亲还在服兵役。在他3岁时,父亲退役返回家中,从此他便失去了独占母亲的机会,他以仇恨的眼光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男子”,禁止父亲亲吻他,挥舞着手中的刀叉,逼得父亲不得不从他身边退开。在这里,“要和成年男子保持距离”是少年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成年男子间保持距离才是正常的,当他感觉到心理上逐渐接近男治疗师的时候,他将这种关系解读为同性恋。如果少年没有进入心理治疗,他也许会一直秉持这种信念,不去探究,不去质疑,也就不可能发展出后来治疗成功后出现的亲密的父子关系。

    在人际关系里,是最明显可以看到“我对自己的信念深信不疑,并由此建构出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团体里,常常可以看到有着专制父母的来访者,有时候会将咨询师或其他成员的建议当作是强迫,表现得异常愤怒,有时候甚至会激烈地攻击建议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不真诚,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没有过被尊重体验的来访者,还未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认为其他人都会不赞同、否定、嘲笑甚至是攻击自己……

    关于“此须汝心自体当”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心”,而且都是一样的(来自同一本源),但人有“大人”和“小人”的区别: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能感受到“心之仁本”;小人之心“动于欲”,“蔽于私”,被蒙蔽了,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严重的时候,“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

    因此儒家提倡人要修身,如果能做到心无挂碍,不受蒙蔽,那么为人处世就会“循天理”,这里其实回答了哲学中“我要去哪里?”的问题。我所理解的儒家的“天理”,道家的“道”,科学家的“客观规律”,是类似的。循天理不会刻意“为善去恶”,打着正义的旗号行不仁之事;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他人。

    王阳明的四句教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指出了本体,又指明了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如何去行动,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

    在《传习录.薛侃篇》里,“去草”是意动。如果是想要赏花而保留花、除去草是一种很单纯的想法,只有好恶没有善恶;如果强把花说成善,把草说成恶,强为事物赋予抽象的意义,就离开了最初的“诚意”;如果执着地“去草”,没有去尽就不能停止,心就有所挂碍,已经是被蒙蔽了。这些区别,全在于个人自己去体会,因此有“须汝心自体当”一说。

    我们关心一下别人的历史,就会发现:

    在德国纳粹的口中,日耳曼民族是花,是善,犹太人是草,是恶,要去尽。冠冕堂皇地口号为的是掩盖利益不均的嫉妒和贪婪。

    在极端原教旨主义者口中,与自己同一信仰的人是花,是善,不同的是草,是恶,要去尽,疯狂的行为背后却是对旧权威、旧势力衰落的恐惧和贪恋。

    做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就是儒家的“诚意”,就能“正心”,就能真正接触到“心之仁本若是”,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我想就是王阳明的“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了。

    秦恺

    2016-6-6

    如希望进一步讨论,可在下面的评论栏回复。激荡思想,化为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尼采遇到王阳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g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