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简领导力之孝善断舍离152"之“求同存异与不求一致”(221
- “至简领导力之孝善断舍离012"之“感冒断舍离”】(2071)
- 孝善正能量~“至简领导力·孝善断舍离"之“关系·不争·断舍离”】
- 孝善正能量~“至简领导力·孝善断舍离"之“简孝之法”(2344)
- “至简领导力·孝善断舍离"之“真心英雄”(2363)
- 孝善正能量~“至简领导力·孝善断舍离"之“多余与付出”(2337
- 孝善正能量~“至简领导力·孝善断舍离"之“占有与放下”(2399
- “至简领导力之孝善断舍离011"之“简核转化”】(2070)
- “至简领导力之孝善断舍离160"之“看着就好”(2225)
- ~“至简领导力之孝善断舍离"之“小处亦精致”(2285)
很多人期望沟通后就能达成共识,但是,因为不同人的经历是不同的,对不同事情起心动念处的认知受限于过往的熏陶,可能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求得完全一致往往不太容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6548722/7925794f790f2d0a.jpg)
与其奢求“完全一致”,不如“求同存异”,围绕“求其大者为其大,求其小者为其小”,在行为熏陶上寻求相对的最大共同解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存心短期难以判断”,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的制定事先共识的“原则和标准”,谋定而后动,求大同而存小异,就可以有序而愉悦的践行了。
断舍离的重点,要谨慎的觉察不同人过往的“种子”(行为作用)可能差异很大,其种子(行为作用)熏陶的力度与频度等等可能也会有差异,这种在路上的沟通和互动,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舍却“求同”的执着,增加“求大同存小异”的允许,可能会遇见有容乃大的自在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