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苦口婆心的跟小孩子说,孩子我跟你讲,学历当然不是一切,可是有学历真的很重要,你真的要好好念书、没学历真的不行。
这样劝说的例子在生活中非常非常多,但很少有人被劝说成功的。
每一个人脑子里,既有的看法、观念或立场,都是过去生活经验当中无数偏好与选择的结果。
如果你改变我这一点,我就视为我个人在受到挑战。这里改变的意思就是过去的选择、偏好,所有因果关系的历程当中,有些地方是不对的、要被你修正,那就是我被打败了。
现在说一种选择权句式。刚才上边妈妈跟小孩说要用功读书,说一番大道理,要求对方理解、懂,这叫说教。说教的意思就是你没有选择权,我是对的,这件事是对的,你没有选择权,所以他就用最后的选择权——我不听。
最长见的句式——你应该/我需要
什么叫你应该?燕子和志强一对情侣,快到情人节了,燕子想,志强总该要有所表示吧,应该去吃顿情人节大餐。结果,志强很倒霉,他得加班。燕子很生气,你应该要为我想一想。志强也很生气,你应该要体谅体谅我。
这就是你应该,这句话特别容易让人吵架。应该代表你得这么做,不这么做,你就是不对的。这就是没有选择了。
把刚才的情景换成你需要来看一下
俩人交往的第一个情人节,我需要你能够对我做一些浪漫的表示,我需要感受到你对我的重视。志强要上班,没办法,我需要你体谅我,因为我也不想上班,可是这样我很为难,因为我知道你会生气,这时候我很需要你的体谅。
彼此需要,俩人就会太吵架,而且整个气氛就会不太一样,我需要代表选择权在你手上。
你可以选择满足我或不满足我,权利在你手上,这是人最容易被说动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