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再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作者: 方海敏 | 来源:发表于2023-07-04 07:07 被阅读0次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释义: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永远也不显露锋芒,解除俗事的纷扰,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

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所以为天下人所尊重。

感悟:
老子不仅是世人最好的警醒者,也是大家最好的引路人。他提出一个问题就会想方设法为我们提供最可行的方案。

对于我们经常所犯的夸夸其谈的错误,老子又给出了最可行的建议,也就是要塞住嗜欲的孔,关闭嗜欲的门户,挫掉锋芒,消解纠纷,含敛光耀,浊同尘世。老子反复强调做人要委曲、柔弱、和气、恍惚、无为的道理。

所以说,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的修炼,做人要低调,不要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只会带来危害,只会伤人和自伤。注重自身修养,不但保全自己,还保全别人,与人和睦相处。

人生的最高境界为“玄同”,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只有在这个境界中,人才能与道合一,才能没有分别心,才能成为宁静、自在、长生久视的玄德之人。

有一种看不见的生长力量叫“自愈”: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和谐带到哪里,这种默运造化就是道;和谐,能让人体百分之七十的心因性病症不治而愈。

道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包容性,包容那些混浊,并能净化混浊。人不仅仅心要好、行为要好,还要善于处理事情。善于处理事情实际上就是包容,包容就是善于走向事物的反面去考虑问题、把事情处理好。

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或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地重视生命的本体,让和光同尘的生命之花长永不开败,进入永恒。

大德之士身在尘世,与万物众生等常人的关系既能与其同化,又必特立独行。他们始终走向自己的修行目标,不可能与众生一样夸夸其谈,或谎言、好斗、行恶、乱伦。

我们不再平凡、不再伟大,而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自性本自具足通达,从此以后,生活品质不再一样。“和其光,同其尘”是人生平安幸福的必要条件,是生命圆通自在的方法论。

成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歇手—— 歇手不是停下来不做,而是以另一种默默精进的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境界者,并让后来者居上。如此,自己生命中的土地才会更广大、更有生长力!

相关文章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五十八】以德为贵,才能成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读。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智者呢?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智者呢?在老子看来,真正的...

  • 怎样才能成为贵人

    走马观花道德经(56) 56.道德经第五十六景点——玄同之门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

  • 2019.01.14晨间日记

    起床:8:05 就寝:12:00 心情:悠闲 午休:无 昨日感悟: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

  • 初识《老子》第56章

    第五十六章七十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也,言者不知也。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

  • 道德经56和光同尘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道德经学用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

  • 读书打卡 day102/2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下篇|第五十六章 经典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

  • 2022-04-28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又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不多说话,说话过多的人往往都写的智慧不足,...

  • 和光同尘 | 《道德经》第56章学习感悟

    跟杨鹏老师学《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杨鹏校订本)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i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