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33742/998b7637d101dd2b.jpg)
1. 产品管理
产品线领导:产品清单梳理得怎样了?
产品管理:已经给各个产品经理发了邮件。
产品线领导:那什么时候完成?
产品管理:等着他们反馈。
产品线领导:季度产品目标有没有达成?
产品管理:不知道。产品目标承诺已经下发给各个产品经理了,他们可能延迟了吧。
产品线领导:有预警吗?
产品管理:没有。我觉得目标下发给他们了,他们应该能按照目标去做。
产品线领导:目标没有达成怎么办?
产品管理:……
2. 产品开发
产品线领导:产品版本能不能按时发布?
产品经理:因为A项目影响,版本需要延迟,已经安排加班并增加了2个人力支持,但还是要延迟15天。经过评估对客户交付没有影响,上周已跟公司利益相关人进行了沟通,并发邮件进行了知会。本周我会在IPMT上汇报决策下一步变更计划。
产品线领导:OK。
3. 产品测试
产品线领导:看到XX产品测试结果,一共12项测试用例,还有6项没有通过,按照要求全部测试通过,还剩一周时间怎么计划?
测试经理:我已经测试完成了,等开发提供版本后再测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
产品线领导:那测试还没满足要求。
测试经理:他们没提供版本我也没办法。
产品线领导:那计划是什么?开发什么时候提供版本?
测试经理:不知道。开发什么时候提供版本就什么时候测试。
产品线领导:目标没有达成怎么办?
测试经理:……
4. 客户验收
产品线领导:看了这次客户验收提的问题,一半是以前内部测试提过的,没有修改吗?
项目经理:这些问题客户验收之前都没改。客户很挑剔,这些都是小问题。
产品线领导:没修改的问题跟提出人确认过吗?有没有决策记录。
项目经理:没有确认。客户验收肯定是要提问题的,这些都是小问题。
产品线领导:现在客户提出来改不改?
项目经理:肯定要改的,因为确实是问题。
产品线领导:那为什么以前不改呢?
项目经理:……
产品线领导:有没有下发工作任务?
项目经理:还没有,等下周一吧。
产品线领导:马上召集会议下发工作任务。
项目经理:……
这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实际对话场景。从几段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估计大家都能感知到,只有产品经理的回答才是唯一让产品线领导比较满意的答复。其他人的回答都反应了各种问题,总结如下:
1. 目标导向应该成为一种工作方式:为了达成目标可以“不折手段”,如上述对话中的产品管理负责人,他只是下达了目标,并没有进行状态跟进和回馈,以为会是理想状态,但结果往往会不如意。
2. 全局思维需要培养成一种工作能力:不应该只是自扫门前雪,在系统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下,任何工作可能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够完成,如果不驱动周边环节及时满足要求,自己这一环必定会收到影响,最终目标可能就无法达成。如上述对话中的测试经理,他只是完成了测试动作,但并没有为最终结果负责,一味“等”,顺其自然。所以任何环节的责任需要秉承目标导向,并采用全局思维进行工作。只有相互驱动相互撕扯,团队才会充满活力。
3. 向“乔布斯精神”学习:研发一个好的产品不能是差不多就行的态度,要持续打磨持续改进。如上述对话中的项目经理,知道问题却不花精力去组织修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像乔布斯一样不厌其烦的打磨,才能够创造精品产品。
4. 养成“用户永远都是对的”客户意识:不要抱怨客户挑剔,客户提问题表示对产品还有期望。就像人与人相处一样,对一个彻底失望的人是不会提任何意见的。客户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就要进行工作部署,这是客户服务意识。如上述对话中的项目经理对客户问题不紧张,淡而化之的态度是需要改进的。
反之,上述对话中的产品经理则是“靠谱”的。
什么是靠谱?
就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产品经理简单的几句话,反馈了事情的状态、已经采取的行动、未达成目标的影响、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领导的一句“OK”就表示了放心和认可。
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上面提到的工作方式、工作能力、乔布斯精神、或者客户意识等等,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工作思维”,只有具备了这种思维,才能成为靠谱的人,才会研发出靠谱的产品。
最后送上两句话,共勉:
“然后呢,再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一种否定。
“往前走一步,再往前走一步,然后再往前走一步,你就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