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耀时刻
2024年5月22日—25日第22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研读新课标 读懂新教材”主题专场活动颁奖典礼在江西九江隆重举行。乐平市蒋铭国生命数学工作室团队林华、蒋铭国、吴巧萍、华淑芳代表江西景德镇基地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参赛,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参赛课题二年级上册《1米有多长》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
2024年1月12日,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为充分发挥各基地示范带头作用,展示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影响更广泛地区,发布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研读新课标 读懂新教材”主题专场活动通知。景德镇基地积极响应,组建了以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赵韧,景德镇市第一小学校长、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杰出人才发展工程第六届高级研修班学员史洁为指导教师,乐平市蒋铭国生命数学工作室成员林华、蒋铭国、吴巧萍、华淑芳为参赛选手的参赛团队。参赛团队始终围绕“研读新课标”主题,结合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扎实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虽然过程曲折艰难,但收获了理想的成绩,填补了景德镇基地荣获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全国一等奖的空白。
二、过程回顾
组建团队,确定课题。2024年1月12日接到通知,蒋铭国迅速组建团队,为了推进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新课标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于是选择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一米有多长》。1月16日正式提交参赛课题。
研读课标,吃透教材。1月24日至2月24日寒假期间,团队成员自行在家学习与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执教教师林华形成教学设计框架与初稿。2月25日至3月9日,团队成员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一步学习新课标,研读教材。团队经过多次研讨终于在3月9日确定教学设计一稿。
磨课录课,实践提升。3月10日至4月12日,在教学设计一稿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反复磨课、录课、听课、评课。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教学设计经历了二稿、三稿的改进,课堂实录也经历了一稿、二稿、三稿的迭代。在反复磨练中,团队成员对新课标要求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新的理解。
深耕课标,预设提问。4月13日至4月27日,团队成员在前期研读新课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放学和周末时间通过微信群与腾讯会议进行交流与培训,准备全国网络答辩。通过反复观看课堂实录与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最后给对方提出的追问问题是:2022版新课程标准将千米、分米、毫米划入三、四年级。基于这一点,新课标三、四年级内容,旧教材放在二年级上,作为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考虑?新课标为何这样处理?
两轮答辩,载誉而归。4月28日至5月25日团队经历了两轮答辩,载誉而归。4月28日晚上团队在紧张有序的准备中顺利完成了第一轮网络答辩。5月6日公布的第二轮现场答辩的名单上榜上有名,于是开始准备第二轮现场答辩。第二轮现场答辩安排在5月24日上午进行。5月25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乐平市蒋铭国生命数学工作室团队代表景德镇基地载誉而归。
三、前期渊源
早在2020年8月,生命数学工作室以江西景德镇基地的身份组织团队(指导老师:单起威、华静;执教教师:李蛟龙;答辩教师:蒋铭国、杨晓玲、王才生)报名参加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小学数学组织的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混合式学习”主题专场活动,参赛课题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荣获全国二等奖。2022年,生命数学工作室再次组织团队(指导老师:杨丽珊、蒋铭国;执教教师:杨晓玲;答辩教师:蒋铭国、王才生、徐明周)以乐平市蒋铭国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身份参加了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儿童符号意识发展”主题专场活动。参赛课题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荣获全国二等奖。(供稿:乐平市第十一小学蒋铭国 乐平市实验学校林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