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的下场

作者: 冰底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20:58 被阅读0次

    今天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咨询案例。

    一个学生说:“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我之所以有考教师的想法,是因为我有一个同学在考。

    于是我也就去看考教师的书。可是我看了几个月的书之后,我同学决定不考了。留下我在原地,身上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听他讲完,我也真的是broken heart(心都碎了)

    又是一个跟风受害者。

    可是这个不要怨别人,别人没有拉你去做什么,是你自己跟风去的。

    在从事软实力教育后,我经常拿着喇叭喊——“跟风害处大,赶紧做规划”。

    可是依然有些懒于思考,他们是思想的懒惰者。

    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2007年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受一个人生规划前辈的影响,决定跟随他从事人生规划职业,从事年轻人的答疑解惑。

    可是干了两三年后,该前辈转行了做投资去了,留下这个年轻人孤零零的一个人。导师没有了,那时候付费咨询尚未兴起,自媒体尚未出现,盈利模式也没有找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挣钱生活下去,徘徊了一阵子之后,自己也放弃了。

    人生路上,半途折返,怎么说也算是一种人生发展的失利吧。

    在我见过的人中,很多学生跟风学英语、跟风考研、跟风考证,其结果都是后面肠子都悔青了。

    “跟风”的意思就是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看见别人这么做,产生了紧张感(觉得别人会超越自己)和空虚感(感觉自己也应该找点事情来做),从而产生的一种羊群效应。

    结论一:在你决定学什么之前、考什么之前、从事什么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行业,这是避免跟风的关键因素。

    继续讲跟风的下场。

    我有一个学长,本科读的是历史学。但他本人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但他也考研了。

    考研的原因很可笑:

    第一,女朋友要他考。不然分手。

    第二,妈妈要他考。不然不认他这个儿子。

    第三,不考研不知道出去能干什么,所以先考着吧。

    第四,身边很多人都在考,应该没错。

    结果在读历史学研究生时,他的同学乐此不彼,兴致勃勃。只有他度日如年,书都不想翻一页。——因为他的同学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他是真的对这个专业无感。

    最后他的同学因为学术论文众多、科研成果显著,被保送了博士,并且提前签了一份高校老师的工作。而他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往前走——继续读博,将面对的是不喜欢专业的痛苦;

    往后走——老大不小的年纪,一无所长。

    不过最后他还是痛定思痛,认清了自己,再也不想在历史学考博的道路上熬日子了。

    他折返回来,去应聘了很多公司的文员、行政、销售、文案,很可惜,他拼不过那些学中文、学文秘、学营销、学广告等专业对口、实战经验丰富的人。

    这就是他:硕士毕业,二十六七岁,年龄增大,特长没有,半路掉头,进退两难。

    结论二:在决定学什么专业、考什么证、从事什么行业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天赋。如果跟风进入一个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去跟那些在该领域有兴趣、有天赋的人竞争,那种痛苦,简直是毋宁死!

    网上有一个真实的纪录片:韩同学高中毕业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看见同桌小张选了石化专业,刚好班主任也在吹嘘石化专业多么多么好,中石化、中石油多么多么牛,就业前景多么多么大。于是他也跟风选了石化专业。

    结果毕业的时候,行业已经不景气了,本想留在西安城里的他,四处碰壁都找不到对口的专业,最后不得已去了青海省的一个郊区,天寒地冻,八百元一个月。

    而那个小张同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大的石油公司——因为他爸爸是那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之所以学这个专业,是因为他爸爸说他有资源,“你读了这个专业,我就能帮你安排一个好的工作”,他爸爸当年对他说。

    结论三:当你看到对方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头的时候,你会很天真地认为,人跟人是一样的。“他玩我也玩,他考什么我也考什么。”其实人跟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处处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社会资源、家庭背景都不一样。你在做人生规划的时候,是否也会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不是盲目跟风呢?

    我们软实力有两句话:看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选错专业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大学成长答疑QQ:1802989637 帮助你解答大学困惑,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风的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b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