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母亲给我打电话,先是问我最近家里怎么样,我们两人工资收入还稳定吗?语气里透着试探和小心翼翼。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之前母亲从来不过问我们的经济收入,我一再追问下,母亲才说了实话。
村里搬迁的新房子下来了,每户人家要交钱选房子,先交钱的先选,可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楼层、楼号。母亲想着选一个离哥哥家近的楼房,方便两家互相照顾。目前他们手里还差2万块,问我有没有闲钱先借给他们。
父母这些年一直有在外打工,也攒了不少钱,怎么还有这么大的缺口?后来了解到,刚拆房子的时候,政府许诺村里的老房子,按照900/平给予补偿款,置换的新房按照市场价是1200/平,这中间农民自己要补交300元的差价。
房子只有80平和120平两种户型,父母选了80平,哥哥选了120平。按照原来的差价,自己再补交6万元就可以了,最后却交了10几万。房子已经拆了,如果不交这个钱,真的就无家可归了,补偿款也不会发给你。
从拆房子到建新居,再到交钱选房,前前后后持续了接近四年的时间,老百姓始终都是被迫的,对于合村并居政策知之甚少。
一、传闻要拆迁,新房子地址一变再变
四年前,村领导宣达,我们村要进行拆迁合并,新房子安置在镇上靠近公路的地方。有说在镇东边挨着某某村;有说在镇南边,靠近河边;也有说在镇西边,靠近集市。
但是村领导始终没有表态到底在哪里,也没有明确说明为何要选在镇上。
具体的拆迁政策是什么?城里拆迁都会给补偿款,那村里的拆迁呢?大家满脑子的疑问,但是村领导一问三不知,只说到时候再给通知。
二、村里领导无视大家的意见,只是回一句,一切听从上级安排
村里的人对于搬迁持不同的观点:
1、4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倾向于搬迁。他们携家带口在外打工,村里的土地基本不种植,有的闲置,有的交给亲戚打理,有的出租给邻居种。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如果拆迁搬到楼上住,也不是不可以,以后老了房子可以留给儿孙。
2、年纪大的尚有劳动力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谋生,只有靠种地维持生计。如果搬到10里外的镇子上,每天种地来回奔波怎么办?这个地没法种,那要以什么来维持生活?
3、部分养殖户也不愿意搬迁,如果搬到楼房里,养殖的猪牛羊、鸡鸭鹅该怎么处置,是规划一部分地,专门养殖,还是全部卖掉不准再养殖?
4、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儿女养老,如果搬迁了,老人住在哪里?是跟着儿女住,还是政府有规划类似养老院的专门的房子供老人养老?
这些问题,政府从始至终也没有给任何答案,有村代表去问,村领导也只是说些没用的话。
三、新房刚打好地基,旧房子必须拆除,不管你有没有地方住
传闻了很久的拆迁终于成真了。18年下半年,在外打工的哥哥被紧急召回家,老房子要拆了,需要户主在家,丈量老房子的面积,以便核算补偿款。
按照当时的说法,老房子给予900/平的补偿,但不是给钱,而是直接抵购买新房子的钱。新房子按照市价1200/平,不够的钱,需要自己掏钱。
大家都不理解,为何拆了我的房子,我还要交钱?大家都不想交这部分钱。
村领导开始做工作,现在新房子地基已经打好了,等着大家旧房子拆了。上面拨下来补偿款,就可以继续盖房子。如果大家不拆除,那么钱下不来,最终我们的地基就会被别的村抢走。等最后,大家再想搬迁,就没有这么好的地方了。
其他邻村有的已经搬迁完毕,大家找熟人打听了一下,确实都要交钱。最终,大家只有妥协,一家一家的开始拆除。
可是旧房子拆了,新房子还没建,大家住哪里呢?大家被迫出去租房子住。村领导承诺,在新房子交付之前,每家都有租房补贴,不用担心租房的问题。
四、交钱时,凭空多了好几万,领导只说新房子市价涨了
19年12月份,新房子终于灌顶了,可以交房入住了。
想要入住新房,需要先交钱,领导还巧妙的利用了大家的心里,谁先交钱谁先选房。
大家都知道大势已定,旧房子已经没了,这个钱早晚要交。最后,村领导不费摧毁之力就把钱收齐了。
房子的户型,很简单,就是一刀切的80平和120平两种。一般父母辈选择小户型,年轻的一代选择大户型。
入住后,才发现,房子的质量没法形容。隔音很差,信号不好,打电话需要开着窗户。楼里也没有宽带连接,我小侄子初一要上网课,只能到几里外的姑姑家借用网络上课。
房子只简单装修了卫生间和厨房,其余房间都是毛坯。哥哥家又花了好几万整体装修了一番。
村里也有部分老人,倔强的没有搬迁。母亲说,房子周围都被挖的没有路可走,水电也都给断了,这与几年前的强拆有什么不同?
五、村子没了,多出来的地怎么处置,剩余劳动力该如何生存
村子搬迁之后,原来的房子全部推到变成了土地,由于还有部分钉子户,暂时还没有明确土地作何用途。
1、合村并居的目的是什么?是政府为了合并村庄拿到集体用地?还是为了扩大种地面积?
如果是为了拿到集体用地,那这部分土地用来做什么?是置换到发达城市换取同等面积的地皮,拿到建设用地,用以发展房地产来提高GDP?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用途?在房产泡沫、经济泡沫的形势下,这是不是偷梁换柱?
如果是为了增加种植面积,这部分土地要怎么安置?按照以往的土地分配制度分给各家各户?还是像临县的做法,集中起来搞什么基地种子培育?
2、父母为了种地方便,不得不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春天农忙时节,天刚放亮就起床,做好一天的饭菜,中午就在地里巴拉几口解决午饭。以前住村里,走几步路就到地里,中午都回家吃饭再午休一会。
晚上几乎天黑了才回家。以前两天忙完的活,现在都要集中在一天,尽可能忙完,不想来回折腾。
年纪稍大的村民,开不了车,也不方便种地,镇上也没有什么岗位合适他们,他们成了“闲人”,可是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都要钱。
母亲说,自从搬到楼上之后,发现花销突然多了很多。以前住在村里,水费一个月5块钱不限量用,烧火都是柴火或者煤炭,也没几个钱,蔬菜水果自己有菜园种植,偶尔去集市买点新鲜的蔬菜。一个月一家的生活费也就几百块。
住楼上之后,水电煤都要花钱,所有的食材都要花钱买,省吃俭用的一个月也要小1000块。母亲再也不说我败家赞不住钱了。
新的小区,还没有建设完整,小区的卫生只有几个人时不时的打扫一下,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小区的卫生和安全都没人管。
母亲感叹,现在活得农村人不是农村人,城里人也不像城里人,住着楼房种着地,怎么看怎么别扭。
写在最后:
三农领域的很多专家,对于合村并居提出了很多的质疑,但是并没有阻碍它前进的脚步。我们村是19年完成的合并搬迁,接着就是其他城市也开始落实搬迁细则。
很多都市白领曾羡慕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当时我一点也不羡慕,小时候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田园生活。
没想到长大后,我们的田园会一点点消失在视线里。
我还曾想过,等到宝宝四五岁,带着他回姥姥家。看一看猪牛羊、鸡鸭鹅,怎么养殖,怎么生长,看一看粮食、蔬菜,怎么种植,怎么收割。
如果合村并居政策大力推广,这些或许只有在网络上或者博物馆看到了吧。那么向往的生活,就真的只剩向往了,
农村会不会有一天真的消失了?我们渴望的田园生活,是不是会成为一个奢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