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七十四讲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七十四讲

作者: 白色绸缎 | 来源:发表于2024-02-22 12:44 被阅读0次

加缪和萨特都是一两岁丧父,加缪的《局外人》,正好发表在萨特的《恶心》之后,成为姊妹篇,同时发挥作用。因他的加入,存在主义文学壮大,他们几乎并驾齐驱。

加缪的创作有三个主题:一人在异化的世界中的孤独,二人自身也日益异化,三罪恶、死亡,最终是不可避免的。

十九世纪的“多余的人”,是贵族,诗人,是少数。二十世纪的局外人,是平民,是多数。“多余的人”还有人格,没有异化,局外人根本没有人格,涣散了。这完全是“存在是荒谬”的解说。

加缪和萨特,他们自己不是局外人,他们是非常执着的功利主义者,他们是故作冷漠。一个执着的人,描写冷漠,一个非常有所谓的人,表现无所谓,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虚伪。

梅里美、马拉美一路下来,法国小说的传统都是贵族个人主义,到加缪他们,已被平民的个人主义替代。不存在进步、退步,说明世界在变。这,就是异化。现代人不是从前的人的子孙,现代人,自己的事情也不肯管,是一种异化,又太自私,更是一种异化。(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更甚)

不太好看的人,最耐看(木心)——是这样吗?下次把目光在不好看的人身上多停驻一下。好看的人,一览无余,你的目光是滑溜的,不好看的人,肯定有阻力牵绊你的目光。你的目光一路走得辛苦,枝枝叶叶看得更仔细,所以才耐看吧。

说波伏娃。小说人物多是女性,第一本小说《女宾》。《大人先生们》得龚古尔文学奖。木心欣赏她的话“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变成的”。木心说世上至少有三种东西是男人做出来的:金鱼、菊花、女人。

存在主义印度的代表沃尔马,美国的贝娄、梅勒。

存在主义文学三个特征:一明显的哲理性。它是为哲学而文学,文学是壳。二把人物放特定的境遇中,让环境支配人的形动、人再选择行动,造成本质——其实传统戏剧也是这样的。三富有真实感。传统戏剧中,往往人物的好坏比现实中甚。真实感,是个程度的问题。人不可能被了解,历史也不可能被了解,被接触。

2024年2月2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七十四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t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