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659/d3d7f6417d33a3f4.jpg)
(提醒:不要点赞,这篇曾经私密过,点赞无收益。)终南山里出了个李砍柴,在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建立砍柴书院成了校长。
世上没有绝对平坦的路,也没有绝对平坦的人生,在你看来平坦的人生其实也有起伏波动。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再险峻的山也怕认真的登山者,再宽阔的海也怕努力的摆渡人。
我想做一个认真的攀登者和努力的摆渡人,但我一个人走的很辛苦,也倍感孤单。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帮助我、激励我、适合自己发挥天赋的团队。我被“砍柴书院”的召唤词吸引,甚至感动:“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自我表达,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659/4ea64f20994ea54c.jpg)
我想要爬这十八弯的山路,我希望自己能用文字的力量实现赚钱养家的梦想!最低也要学会自由、真实、流畅地表达。
在第一次看到日更群已开始时,我就想加入,但考虑到年前年后太忙了,怕自己完不成每天500字的原创日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加入“砍柴书院”的日更群。
直到看到了校长在《写给有文字梦想的你们》一文中写道:“在那个群里,更多的不只是日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659/fb27fd2ecadd8560.jpg)
天知道,孤独的我,内心深处多么渴望这种链接,于是便被校长的几句话、一篇文章所打动、吸引,然后,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砍柴书院的日更群,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到达那种境界——“左手文案,右手文学”。
时间过的不急不缓,曲指一算,我跟随校长日更已经13天了。
前日,在“南方燕子”的日更中,看到她说:“能跟着李砍柴老师学习写作、坚持日更,是一件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的事儿。其实,我只上过李老师一期的训练营,上他亲自教授的课并不多,而且在课上因为作业的事,还被他严厉批评过一次。这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的事。最让我开心的,是老师能够一直坚持带着学生写作。”
看到她的文,我发现校长还有严厉的一面,这说明校长有责任心,对我们有高标准的要求,期望我们在他的指导下都能成才。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能跟随一位负责任的严师学习,我也感觉很幸运。
其实,在我的印象中,校长是温柔而坚定的,常常给我鼓励。就算校长对我不严厉,我也不会让自己太放松。
一直很想对校长道一声:“谢谢!”
自从加入了日更营,收获颇丰。
每日里有校长带队日更,仿佛看到他拿着一个小鞭子在我们身后挥舞,嘴里喊着:“一起加油,坚持日更,不要掉队!”
我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敢松懈。
翻看校长的前文,看到校长十年间的变化,看到“济南”两个字,我突然想到老舍那一篇佳作“济南的冬天”,我很喜欢老舍的文字,通过这篇文章,我也喜欢上了济南。
有时候,读懂的一个人的文字,就读懂了一颗纯粹的心灵。校长的文字,就像一把把明晃晃的钥匙,咯吱咯吱地开了我心上那一只只生了铁锈的老锁。读着校长的文字,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用文字表达的节奏。
说起校长的文章,真是让我肃然起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信手拈来的“碎碎念”、满满正能量的“干货”、精彩的“文案”到别样的“书评”……
我不敢贪多,样样都学,只选了自己趁手的兵器——“碎碎念”,每日里想着我的日更。
一想到坚持日更一个月,就能得到校长的签名书,我就两眼放光,满心欢喜,来了精神。
我知道这种开心的情绪会促使我不断的朝着完成日更的目标努力,也会让我每天以更好的心情去对待每一次日更。
近日来,校长带着我们学习《曾国藩传》:
柴静写道,看老曾谈他运笔之道,才理解人的心性必须这样如磋如磨,像粗糙之米,再舂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
我每日里对着校长的文章“如琢如磨”,对着自己的文字“如切如磋”,像一个舂米的妇人,对着臼里的米一舂二舂三四舂,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把粗糠去了?
看到校长每天发文都很晚,总想提醒他要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
看到校长说:“我享受这样的夜晚”、“每天都有一些期待,也有一些满足,很充实,又不至于殚精竭虑。太阳一点点的爬上来,又一点点的落下去,我没有辜负这个日头,也没有辜负自己。”
我想,校长是会生活,懂得照顾自己的人。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校长那样,不辜负每一天的日出日落,不辜负自己的点滴努力。
校长鼓励我们坚持日更,告诉我们量变定会带来质变,我就傻傻地坚持。
校长在《曾国藩传》导读之三中说,他“不要脸”,让我们像他一样“不要脸”。我想,这个“不要脸”是让我们有志气,敢于去攀登更高的山峰;是让我们打破常规,不被“脸面”二字束缚。
校长在文中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659/45f18fa59478e3b1.jpg)
除了“傻傻地坚持”和“不要脸地学习”,校长还告诉我们要“精益求精地成长”。
校长借着李宗盛的《致匠心》,告诉我们:“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我看着校长“听着舒缓的音乐,写一些稿子,处理一些工作,内心平静”……恍惚中,我的心境也变得平静、安详,眼前出现了“一个没了牙的老太太在眯缝着眼干针线活”,是那样的平静、自然、专注、安详。
我想,当我老了,当时光带走了我那坚固的牙齿,只给我留下满头柔软的白发,我是否会安详地绣着我的花、读着我的书、写着我的文?
有人说,做人怕认真,做事怕用心。一旦你踏踏实实走下去,不张望,不彷徨,便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我希望自己成为《人生》中的这种人:
“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每次读完校长的文,心中都会涌出千言万语,到了最后,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一声:“谢谢!”
有简书真好,能跟随校长真好。在疫情面前,校长很镇定从容地读书、更文,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一篇稿子,从开始写,到今天完成,写了五天,要写校长这样的大人物,感觉压力很大。怕自己把握不好边界,怕自己用词不当。
内驱力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我是一个认真的,想要成长的人,我想要把每一次的作业写的更好。几经修改,力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最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5659/2d94f20b0f6e877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