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中,有时我们看到令自己讨厌的人就会很厌恶,恨不能离那个人远远的,如果那个人刚好又冒犯到了自己,那更恨不能立刻狠狠报复于他而后才后快。
令自己感到厌烦,那是因为对方身上存在着自己接受不了的缺点、毛病。可我们的目光总是向外、朝外看的,却往往忽略了反观己身。他人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毛病,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身上未必没有。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和湘军第一战将彭玉麟素来不和,清廉的彭玉麟非常厌恶曾国荃嗜杀成性和贪得无厌,曾多次要求曾国藩杀了自己这个九弟;曾国荃呢,彭玉麟这样待他当然非常不乐意,每每安插亲信到彭营中散布不利于彭的谣言,同时差人监视彭玉麟,以便抓他的把柄。所以两人势同水火,整日在湘军中斗得不可开交。
连曾国藩都说曾、彭二人“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
不过主帅曾国藩毕竟是自己亲大哥,曾国荃觉得怎么着大哥也得稍微向着点自己吧?于是借家信的机会他每每于信中对彭玉麟种种“恶行”大加批判。如果换了别人,也许彭玉麟早就因此身首异处了,可惜,曾国荃这位大哥,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位高明的统帅,也是一位高明的领导者,但同时,他更是一个很善于反省、修持自身的传统儒家士子,这样的人往往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很公正、客观,不太会参杂私人感情。
所以每当曾国藩看到曾国荃对彭玉麟那些批判的书信后总觉得有些无可奈何,毕竟一边是自己胞弟,一边则是自己得力的心腹爱将,两个人舍谁都是他不愿看到的。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两人谁也没有做的完全好或完全对,换句话说,两人半斤八两,谁也用不着说谁。
所以一次在回信中他对弟弟诚挚说道:
“沅弟(指曾国荃,曾国荃字沅甫)所批雪(指彭玉麟,彭玉麟字雪琴)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
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短处、毛病的,那是因为就在自己眼前,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可我们往往就忘了回看自身,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身上也许存在着同样的毛病,却被我们忽略无视了。更有些时候,我们明知自己身上存在着同样的毛病,甚至于比对方还要严重,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选择性忽略”,或“选择性原谅”——忽略和原谅的都是自己的问题。
孔夫子曾说:
“唯仁者能好(喜好)人,能恶人。”
因为仁者自身修养到位,他的好与恶,都是出于完全客观的,其人确实当好,或当恶。可我们大部分人呢?我们自身尚没有修持明白,就一味去贬低、嘲讽他人,不说多数时候会有失偏颇,更属于本末倒置了。
如果一个人能在看到他人缺点后,第一反应是以之为镜子检查自身,看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有的话就立刻改正,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聪明人,将来也必然会有更大的成就,因为他在不断完善。
曾国藩后来还拿自己的经历做例子劝导曾国荃要学会反省。
他说自己早年为官的时候,曾很多次怪同朝重臣骆秉章待他太薄,就是总是给他难堪,给他小鞋穿。直到后来自己的弟弟曾国华一次无意间批评自己道“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他这才意识到,“噢!原来不只是人家骆秉章啊!我自己身上原来也同样存在着待人太薄的缺憾啊!”
曾国藩看到自己缺点后立刻能改,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他也希望九弟曾国荃也能这样,如果曾国荃学会反省后,他希望弟弟能不再总盯着他人的缺点,而是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先行改正,如此,九弟的人生与仕途之路才会越走越顺。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