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行走中

作者: N4181吉林龙潭赵艳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15:46 被阅读0次

    与生命对话

    回归心灵,找寻自己

      从来没有想过,生命中会有一场,如此美好的对话,有教练的陪伴,一同去寻找曾经的那个我,和现在的自己对话,聆听她的成长与渴望,仿佛一枚闪着光的印章,此刻,已深深地印在记忆的相册里,珍藏起来。

    01. “介绍一下自己,您认识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

    看见“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需要被看见和关爱的小孩”,还记得在“做教练型教师”课程上,给我印象最深的这句话。内心的那个小孩,或许就是真正的“我自己”。

        冥想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小时候的那个自己。我来自吉林市一个普通的家庭。那时候,总是不太爱言语,几乎每次上数学课时,都会紧张得不得了,害怕与老师那严厉的目光相遇,而每一次“口算接龙”时,都会卡在那里,会出错,会更加担心自己能否过关。这种“不自信”的情结,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可到了语文课上,就像换了一个人,每当没有人能回答上来时,总会勇敢地举起手,也总会得到老师赞许的眼神,而那种快乐的感觉,足足可以高兴好几天。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目光,是那么重要。现今为师的我,深切地懂得这个份量,生怕自己的教学细节中,一不小心,会伤害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因为有过伤痕,所以,努力去传递爱,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温暖的话,或是那个有魔力的眼神。

    童心,像叶子上的露珠儿

      参加工作后,总是拼命地去努力证明自己的优秀,也经常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从2016年以来,一直担任专科学年组长和教研组长,虽然职务不大,但每项活动却都要去组织参加。渴望别人的认可,却时不时换来各种声音。于是,2019年调到新的单位,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没有了那些无休止的,程序化的杂事,开始去做自己喜欢的:带着爱生活,去照见自己的“真实”。那一年,遇到了互加,开始跟着一起读书,一起接触“新教育”,开始做助学,也开始了人生的又一个旅程。

    02. “在记忆中,父母留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呢?”

    读懂“热爱”

        我的父母都是极其平常的普通人。父亲是一个木匠。在小时候的记忆里,他总有忙不完的活儿。别人印象中的“木匠”,无非就是与桌椅,板凳这些家俱打交道。而我印象中的父亲,却是另一个样子:

      他会用各种各样的工具,雕刻出姿态各异,舞动着的龙凤,精巧地嵌在宫灯上,点亮灯笼时,还会看到旋转着的印花人儿,一到年底,单位举办迎春的冰灯节,他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做灯笼,又是刻冰雕。就连平日里的树皮,也可以在他手下,成为一幅远处有亭台,近处有拱桥,两边有峭壁的贴画。有时候见他高兴时,还会吹起小口琴给我们听。

            小时候不太懂,只是觉得他是个“很有意思” 的人,现在想想,才觉得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总是带着一份热情。这些或多或少也影响着我。虽然自己没有专业学过美术,但从小就喜欢画画,也会因为喜爱视觉笔记,而去跟随老师一期又一期地学习,会买好些这方面的书籍,也喜欢带领学生们一起用视觉笔记方式,尝试着用具象化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热爱,可能就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之中,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带着热爱,去工作
    03.“会有哪些人,对您的影响特别重要?”

    看见也被看见

      面对这个问题,脑海中一下子闪现出好多人,那么清晰,她们所给予我的,就像生命中的“礼物”一样,每一个人的出现,都会带给我惊喜,更多的是暖心的帮助。

      “遇见谁,就会成为谁。”这是人们常讲的一句话,遇见了晓野老师,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如果你结识的,是全国各地的老师,你的手机里,就会有不断在迭代更新的教学理念。”当时,听到这话时,我真的是无法去理解,一个身处村小的美术老师,怎么能有那么多机会,去结识如此多的老师呢?再看一下自己的手机,一打开,不是卖包的,卖衣服的,就是旅行指南。可见,当时的自己,价值取向也就是“购物”和“旅游”而已。

      自从2019年,跟随晓野老师走进互加,参加了云伴读,N师学院。现在,打开手机,全都是来自N4,N5,N6的伙伴们,真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朋友圈里,也尽是满满的教育新动态。看到自己,也可以像“心目中”的晓野老师一样,整天不停地,忙碌着,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欣喜之余,更是对晓野老师的感激。

    点亮,人生另一片星空

        “不是因为优秀才上路,而是因为上路才优秀。”进入N师,这便是我最深的体会。

        “2020年,您用自己的成长,点亮了人生另一片星空。”这句话,是来自吴虹校长给予我的鼓励,每一个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那份被看见的温暖,一直在。

        过去的一年,我从助学到助教,从兴成长网师培训,到博雅教育;从U型理论,到视觉笔记和教练型课程的学习,好像近十年没有读的书,没有参加过的培训,都在这一年,在互加完成了。最重要的是,每一次学习,都会被吴校肯定,那份小时候,遗失的“自信心”,居然会在人生的结点处,遗拾回来,仿佛是经历了一场回归心灵之旅。

      记得,在最近的一次Max教练训练营的对话中,我和Max老师有这样一段对话:

    Max:您最近感受到自己的最大的阻碍或困惑,是什么呢?

    答:如何能够平衡“优秀”与“低调”,这两者的关系呢?

    Max:哦?那就是说,您认为自己很优秀?

    答:嗯~,我从前不这样认为。

    Max:那是什么让您发生了改变?

    答:是进入N师学习,吴虹校长给了我勇气,内心开始接纳自己,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优点。

      虽然只是一次简短的交流,但大胆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把那份感受表达出来,是内心的读白,更是一份深深的感恩。

        提到希珍老师,便会想到刚刚进入云伴读时的自己,每一次看到她真诚的评语,都梦想着成为像她那样的助教,而今,梦想成真!感谢她当时给予我的那份鼓励。

      谈起冬梅老师,便会想到一起在兴成长做助教时,那些难忘的,批阅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员打卡,每一个日日夜夜。而今,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的助手,一遇到网络直播的问题,就共同探讨,共同解决,“”N师人”,成了我们共同拥有的名字。

    共学,共修,共创
      04.生命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当时,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如何经历过来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在每个阶段,遭遇到的困难总是会不同,可能“彼时”的困难,在“此时”巳变得极为容易和简单了,而在当时,看起来却仿佛要难倒自己。

        第一次见到雨鑫老师的视觉笔记作品,除了赞叹,还觉得不可思议。当拿起笔的那一刻,就越发觉得太难了。从画每一个元素,提炼关键词,到重组构图,生成更多的创意,一笔笔地勾画,一词一句地斟酌,努力地去实现“做图文的精加工”而不是“文字的搬运工”。画笔不停,无论是读书感悟,还是听课反思,不断地用具象化的方式去表达,“”我手画我心”,也是自己所追求的境界。

        在兴成长,刚刚学做助教时,觉得太难了,做ppt需要花好长的时间,逐一地批阅打卡,更是看到眼花。可现在回忆起来,是那么美好,可以与远在西北边陲的老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每当收到他们的回复时,心里总是美美的。

      在N6, 刚刚学着直播时,也觉得太难了,简直是手忙脚乱,线上互动语言的组织,更是不流畅,正是有了淑棉老师这样的伙伴,帮助着自己,在每一次的磨炼中,才会有今天直播时的游刃有余。每当回想起在直播的那段日子里,有许多感激的话儿要说。

    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
    05.“您特别希望去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行走不停

    “向死而生”这个词,让我开始去思考“死亡”这个话题。以往,总觉得太沉重了。而今,觉得太现实了。那些从未想过的问题,让我对当下的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

      问题①

    “在告别人生的前一刻,回首人生,您想看到的是什么?”

    答:爱自己身边所遇到的那些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遗憾,更没有对别人的愧疚。

    问题②

    “想给现在的自己提哪些建议?”

      答:每一天都不要停下来,逃避只会留下遗憾,尝试却会带来更多的机遇。读更多的书,遇更多的人,让自己的生命更有质感。

    问题③

    “谁会成为您未来的助力者?”

    答:互加的伙伴们,N师的伙伴们,一起学习,让我们走得更近。彼此之间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有温度的心,会有更多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N师,成长的摇篮
    06.“回观自己,什么驱动您去保持热爱和本真?走到现在,您又看到了怎样的自己?”

    追梦不止

        2020年秋天,和丈夫的车队一起,走进了金珠乡荒沟村小学,一个只有九个孩子,一个老师,一个校长的偏远学校,尽管带去的只是一些学习用品和音乐课上用到的乐件,但孩子们早早就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她们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情,用佩戴红领巾表达自己的心意,但那些场景,回忆起来总有些感动在心头。

      还记得她们兴奋的样子,尤其是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举行了升旗仪式,那份仪式感,会成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志愿者,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真好!

    走进荒沟村小学

        在忙着刷题讲课的当下,互加的博物馆课程,带给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年初申请了学校,可是都开课两周了,迟迟没有收到授权码,当时真是着急。幸好赶上了,还记得上的第一次课是《移动的自由之梦》。

      孩子们第一次,跟随镜头走进世博会;第一次,用视觉笔记的方式去表达,除了兴奋,还有渴望,渴望看到外面的更大的世界。

      接下来,我还带领他们上麦回答问题。每一次线上互动,作品展示,都令孩子们格外自豪,因为被更多的人看见的感觉,幸福!

    走进博物馆课程

                            收笔时,

                          站在今天,

                      向过去的自己,

                            挥一挥手,

                      给未来的自己,

                          一个深深的

                                拥抱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在行走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yd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