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简书写东西了,恰好今天看了一集圆桌,里面说到“选择”这个话题之后,一下子戳中了我最近的困惑。
我被“捆绑”了。
文涛说,他在体验了几天网上购物之后,有一种上瘾的感觉,而后又隐约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还一直处于被网络购物反复“玩弄”的阶段,又苦恼、又兴奋。却不知像那个女嘉宾所说:“我们大脑喜欢被打断的感觉”
熵减、异化、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控制——这些道理我原来应该是明白的。
可见,人的认知,很容易被物质世界的各种东西所冲淡。
令我诧异的是,异化来得如此之快,我们很少有能力、习惯去抵御它。
买东西(抢购、促销……)、休闲是浏览别人的世界或者观看毫无营养、博人眼球的电视剧。
这些东西让我有一些疲惫、迷茫、空虚。于是我又回到书籍的拥抱里,畅快地呼吸。
可我想起当初在看《娱乐至死》时,一位书友的评论:“可过不了多久,我们还是会陷入到那些无聊的娱乐中。然后疲倦、空虚,再重新回来。”
重新陷入,真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但如若久了,也应该能够更快地意识到,并重新开始选择吧。
的确,现代社会在失控。
从表面上,一派祥和,一如既往地进步,发展。
但人的能力似乎跟不上科技的发展,而似乎唯有拥有一些品质才能更好地控制住自己。
然而究竟如何才能够,摆脱这种控制,或者说,不被控制地那里厉害,而稍微掌握一点主动权呢?
我想,第一点,需要有清楚的认知——一些购物apps、短videos看似的优惠,有趣实际上也消耗了你大部分时间、精力、注意力,还有它在玩弄你的品味——你变得难以去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而是陷入这种重复的游戏设定中;同时它在阻挠你获得“忍耐单调和孤独(定力)”的能力。往
第二点,即便如此,这些东西仍然会不断地出现,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形式,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被此包围。认识到这一点。但需要谢绝他们。可以尝试,但假如它给你带来了确实的烦恼,那么就谢绝它。删除是最简单的方式,反而需要把时间消遣在其他事情上,譬如做饭、看书、整理、散步、和家人朋友打电话、运动(有些事情虽然简单,但它能让你获得片刻的平静,也能让你的眼睛远离屏幕,这些好处是极为难得的。)尤其运动和看书,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阅读简直是这个马不停歇的世界的解药和心灵的庇护所。
第三点,学会知足。我想这恐怕是一种最难获得的能力了。倘若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晓得知足,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不知道少多少灾难。可又有人说了,不知足是源动力。到底哪种对呢?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认为“学会知足”可能是对的,假如你能很大程度上爱上当下,那你还缺乏什么呢?你早已是圆满的了。这种感觉只有我在写某个材料(当我很不想写,但慢慢写进去时),才会有感觉,那种接受抗拒之后、臣服的感觉。我不会再像一个马不停蹄的发动机一样,对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嗅觉。 当然大多时候,我并没有这个能力,这已经是我奢望的能力了。 甚至,我一直在渴求我的欲望被满足。譬如,我一整天都在吃东西,其实我知道一定是我想要摆脱我正在做的事情,我想要摆脱无聊。 我就像一个看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却忙地晕头转向的机器。 而这个机器被各种欲望操控着。 但我不会怪自己,这是这个世界的问题。
我很期望,我能稍稍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人有时候对一些东西充满期望,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假如,你马上、立刻就必须达到这个愿望不可,那它可能就成为一种问题。我希望自己假如在没有吃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不要那么暴躁。吃饭尽量保持三餐,不要再随意进食。保持身体的澄净、或许也能让心集中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这个事情我似乎已经强调很多次了,难道我正需要吃东西前先祈祷十分钟?总之,其他时间不饿不要吃东西吧!我知道这可能很难,可能是现代社会里一种极其重要的修行。但当然我并不希望它变得如此刻意,我只希望回到那种状态“食物不过是用来饱腹的”
第四点,去坐下来,关手机,做事情,做一段时间。我很感谢小番茄,我实在狂躁的时候,它拯救了我不少,我没法再频繁地去翻手机了。
到此为止了,我不想说太多,这样反而显得更难做到了。
但我还想提醒的是,看似繁复的,往往是低级趣味;而真正值得浪费时间、心思的,却看起来如此简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