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让会议抓住焦点》(4/100)

快速阅读《让会议抓住焦点》(4/100)

作者: 慧不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06:31 被阅读47次

作者:崛公俊  加藤章 刘波

阅读难度:5/10

推荐指数:7/10

阅读时间:60min

阅读目的:那些必须要开的会,如何更高效,给更多产出。

书封

感受:不知道何时成就了一项毛病,只要开会,就头疼。是真的头疼,不是个形容词,有时会疼到无法吃东西。一度成为我极大的困扰。

后来通过一定措施(精油,运动,通风,时间)有所缓解。但是真的,开会一定是大家都非常不喜欢的。

可是,我想很多会议,又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坐在一起,激发创意,分享信息,确定行动,达成目的。

这本书,让我的眼前一亮,“向会议要效益”。

对的,即使是不那么讨喜的会议,我们也能竭尽全力,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获取更大的收获。

1 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逻辑讨论(P6-17)。逻辑是我非常不擅长的,我喜欢说话,也很有情绪感染,但是缺重点,缺结构。在学习了结构化思维,有了很大的改善。说话先说结论,再用论点分述123,每一个论点若干论据来支撑。在论据里,用事实少评论,会更具逻辑性。

会议也是类似的,为什么开会?一定是有一个出发点的,或者说一个缘由。通过共享框架,纵向横向整合,最后达成一个结论,这就是逻辑讨论的思路。

为了形成一个逻辑讨论,会有5个职责和12个基本动作,书里说的是促动师,我的理解就是会议主持人。

需要选取合适的架构,对主旨进行概括,讨论的分话题要合理验证,把控会议,整理所有人分享的重点信息,最后达成统一。

5项职责 12个基本动作

12个基本动作参杂在5个职责中。

这些方式,对于不是主持人的参会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浪费生命坐在那里,对那些夸夸其谈或者沉默的人,我们有一定义务,请他少说或分享,从而朝着会议的目标前进。

2  我跳读了第五章架构和最后127个超强工具箱架构集。

架构就是思考的框架,构成讨论基础的思考方式

看了后才恍然大悟,那些我们常听到的模型比如SWOT  5W1H GROW 3C 4P啊等等都算在这里。

想起以前听古典老师在得到上的课时,他就提到过知识晶体。说人跟人的差异,很大就体现在大脑里,知识晶体的多少。那些知识经过你的理解萃取,形成了网状链接,在生活中能够下意识的去提取运用,就会很大的不一样。

而这些架构,更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了思考提炼和实践,凝集而成。我们只需要深入了解,把目前能用上的,好好用起来,那人生的效率和幸福指数会高好多。

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3  选择架构 选择视角就ok了。架构的模式分为四种,树状,矩阵,流程与循环。根据切入的视角不同,形成了五花八门又好用的各种架构。

比如战略类,大家都很熟悉的SWOT,就是采取矩阵模式,视角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来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常见的3C(customer competition corporation)来进行战略分析。

市场系列,4P非常多听(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4P通常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4C(consumer cost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外部的角度思考会更棒更全面,还有像PLC产品生命周期(引进 成长 成熟 衰退),正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解决问题系列,决策系列更是我们常常碰到的,用矩阵吧,鱼骨图也可以,把思考的角度放进去,必然酷酷的,也能帮自己抓住重点,做出行动。

管理系列的架构,因为今年在学管理,所以像PDCA 5W1H KPT等都开始在实践中慢慢用起来。

前一段时间创意类,还用了思维导图,九宫格也就是曼陀罗法。

真的是无不套路,可是就跟一个武功高强的人一样,自然是先从套路入手学起拳法,慢慢的融会贯通,才变成太极那样,无招胜有招,行云流水啊。

这本书不错的,后面可以精读。

其实他是有一系列,可以全部喽来。

快速阅读《让会议抓住焦点》(4/10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速阅读《让会议抓住焦点》(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ae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