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为什么总有新的想法?
公司效益为什么不好?
达不到业绩,问题出在了哪个点?
团队成员为什么不协作?
我觉得前景大好的股票,为什么突然跌停?
.....
或者,最能贴合每个人的——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事物的本质,听上去很玄,可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事,在做之前需要我们先了解它的根本。之前准备管理咨询面试的时候,每一家公司,无论大小,都要求具备“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的能力。而现实中,在面对大多数的问题时,我们只是沦陷于“治标”——无论怎样,先把眼下的问题应付过去再说。所谓“治标不治本”,也许就是在没有理解问题真正所在的前提下,隐藏表面伤口的行为吧。
最近的例子是在简村,看到很多简友对写作初衷说法不一。看完几篇典型的之后,我能感觉到浓浓的“欺骗”氛围。也许他打灵魂深处就是为了尽快产生收益,但被内心误解为“不着急,慢慢提升写作水平”。她有可能只是想锻炼技能,但随着水平的提高(或本身就拥有不得了的、被忽视天赋)产生了意外的收益,之后就变得不可收拾,愈发贪婪。前者以为自己压根不具备这种才能,因为看到收益和阅读量都迟迟没有增长,可是他忽视了自己在本职中越来越娴熟的写作水平。后者因为过于关注增长放缓的收益,而忽视了自己日渐低下的产出。
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看到前面的人边下楼边看手机,如果能多想一下其中缘由,就会减少很多冲突和问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