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星(Sandra)
之前有位朋友问我,如何教她五岁半的小朋友财商?
她说:“之前老师让每位家长给小朋友一百元在学校买书,多下来的钱,我没问她要,她自己放在钱包里,听说准备明天去学校小店买紫菜吃。”
开始,这位妈妈觉得,他们不在乎这些小钱,用完就算了。但后来,这位妈妈觉得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我告诉我的朋友,没有给孩子讲清楚,就随便塞钱给孩子,会让孩子有一个错觉,觉得钱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得来的东西,所以她也会随随便便的用去,不懂得珍惜。
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的太容易,孩子容易被宠坏,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觉得深爱自己的父母,做这些事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感恩。
在孩子懂得钱可以拿来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财商教育了。
要让孩子知道,她交学费的钱是爸爸妈妈的钱,交完学费,如果有剩余的钱也应该交还给爸爸妈妈。
父母可以把剩余的钱当成奖励,留给孩子当零花钱,但这要有一个正式的仪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正式把钱交给她作为保管和使用,而且是一种奖励。
每当我先生工作加班,需要很晚回来的时候,我就会跟女儿说:“你看,爸爸妈妈工作多辛苦,经常要加班,才能够换回我们的工资和收入,才能够给你买玩具和衣服,供你读书。”
孩子对我们的家庭情况了解的越多,越能理解爸妈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心情,才会产生感恩之情,和珍惜来之不易的金钱。
在女儿懂得钱可以买菜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让她拿钱去帮我买菜,有时给她10元或者20元去住宅小区的便利菜店那里买点小菜。
女儿拿了钱,很高兴的飞快跑过去。不一会儿,就买来了几个瓜和菜,还把剩余的钱交给我。买回来一看,红萝卜、青瓜、土豆、白菜,一样各一点,搭配的还挺好的,看来女儿在买菜的时候,学会了精打细算和成本控制。
剩余的钱交回给我们,目的主要是让她知道,这钱是爸爸妈妈的劳动所得。做得好,我们作为奖励给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同意,她自己是私自留钱,这样就不好了。
要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是爸妈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这样他们才懂得珍惜金钱,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女儿特别渴望拥有自己的钱。所以,在过年的压岁钱里,我会抽出200元作为她额外的零花钱来使用。
怎么使用?我也不怎么管,让她自己知道这个钱是她自己的,她自己来支配,用完了就没有。
所以她会格外的珍惜,不会乱花钱。偶尔是班上组织春游或秋游的时候,她会从零花钱里拿出一部分,出来买东西吃或者是买小纪念品。
为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为她开立了银行账号,把每年积累下来的压岁钱存进去。到现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已经很多很多了。她觉得,这是一笔很大的资产,自豪得很。
她自己的小小钱包里面也经常放着一两百元的零花钱,不会因口袋里没有现金就产生“贫穷”感。
给孩子稳定的零花钱,可以让孩子产生独立自主意识,学会计划消费,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习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优越的家庭条件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正像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轻松松就得来的。经过辛苦劳动得来的东西,才会倍感珍惜。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