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读书想法
《认知突围》| 想要突破自己,你需要明白这些道理

《认知突围》| 想要突破自己,你需要明白这些道理

作者: 倩儿的小岛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3:52 被阅读164次

    什么是认知?

    简单来说,认知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每个人都会从外界接收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认知过程。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思想、处事能力、做事风格都不同,也是因为认知不同。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挺明白的人,去年12月机缘巧合下看了萌薇写的一篇关于《认知突围》的读书笔记,才发觉原来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也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今天交不了任务了,别等我了,我有拖延症。

    道理我都懂,只是没办法做到而已。

    我做事情总是精力不集中,想看本书,一会看看视频一会看看八卦信息,一天就过去了,书只看了两页。

    我想多赚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方向。

    我主要是太懒了,要不然比现在强多了。

    .......

    生活中肯定听到过或者说过很多类似的话,有没有细思过,事实真是如此吗?

    《认证突围》作者蔡垒磊,江湖人称“蔡叔”,运营有微信公众号“请辩”。

    他从“自己、知识、金钱、时间、关系、人生”这6个角度来解读何为正确的底层观点,有些在初读时简直感觉醍醐灌顶。此文我会对感触最深的一些内容进行介绍,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去理解,可购买此书后再细读。如果不买书,相信以下介绍的一些观点内容,也会让你有所收获。

    01.认识拖延症

    “拖延症”是近几年很流行的一种“病”,被很多人拿来做挡箭牌。

    我有拖延症,实在没有法子按时完成任务

    ...…

    想想也是有一点厚颜无耻啦。

    以前我也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事情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做,永远都是在酝酿,在思考...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情很重要但却无法即刻动手去做,可能只是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存在不足。

    试想想:如果你一个月前就定好了今天去美国的行程,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或约会,迟到了就再无机会,那你会赶在最后时刻出门去机场吗?

    如果你是个企业的销售人员,几百万几十万的单子要签约,跟客户约在中午12点吃饭,那么你会等到最后一秒再出门去赴约吗?

    对某件事情是否会表现出行为上的懒惰,取决于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只有正确认识到一件事情的性质、风险、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之后得到的结果以后,是否行动则取决于这个经综合考量后的分数在你心目中的优先级。

    人都有惰性,一件事情经个人评估,确定做了肯定有收益或者很重要必须要完成,那就养成立即动手、当断就断的习惯。

    而经确定没有那么重要、也想明白了不做的结果是可以承受的,那么就从一开始丢在一边,不去想,以免完不成还有损失厌恶这种负面情绪的干扰。

    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现在我已经渐渐养成了马上动手的习惯,慢慢也觉得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生活上,也把去物业拿快递、洗碗、早些起床等小事及时做好,以免小事情堆在心里,想起来这么多事没做完,徒增烦恼。

    02.你认为自己懒吗?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不是因为不会,只是太懒了,不想动手,要不然我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事实上,如果你不懒,就真的会怎么样了吗?

    蔡叔说:认为自己懒,说明自己认为自己能变得更好却不愿意变得更好。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另一种是对自卑的保护。明确认识到自己懒却不愿意变得“不那么懒”,证明他们对于如何正确做事的认知模糊不清,并不清楚付出更多的成本能否带来更好的结果。所以选择懒的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可能你会辩解说我懒只是自制力不足,并不是真的懒。

    但自制力不足也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想去看书学习、想去学一个技能、想去健身得到好身材,但坚持不下去,其实是看不到完成事情后可以得到的好处。

    事实上,无论是练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学习一个新的技能,都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给你汇报,有些人就看的很清楚,未来的回报是清晰可见的,他们会选择努力。

    03. 什么是好人缘?

    人缘也分两种:“劳动性人缘”和“资产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有点类似生活中的老好人,每个人都喜欢他,因为他时时都在救火,为别人提供帮助,但当有一天他停止提供帮助或者别人的要求他无力满足时,这种好人缘也就消失了,之前提供过的帮助也都全部化作虚无。

    资产性人缘是一个人有别人想要“图谋”的东西,比如他是行业大牛大咖,他是老板、或者他很有钱,即使他从不对人施予恩惠,也一样会有人围着他打转。只要有潜在的收益在,他就会一直的有好人缘。

    相比较,劳动性人缘会有一些可悲,意味着你要不停的施恩,多付出超出寻常的代价,才能得到一时之间人缘好。

    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刚出生就带有光环,普通人都免不了需要靠提供帮助来获取人缘,认清这一点后,可以逐渐累积实力,慢慢往资产性人缘靠拢。另一方面减少对他人提供超出范围的帮助、让自己受制于好人缘的压力。

    04.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可以理解为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性,我们在任何时刻使用注意力,都伴随着无法做另一些事情的隐性成本,这个隐形成本等于你原本可以获得的最大利益。因此,如果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另一些事情足以使你的状况变得更好,就能更直观的明白,随意使用注意力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在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一下蔡叔说的“注意力失位补偿”。

    注意力失位补偿是指一个人没有找到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替自己操心的,于是就只能把失去焦点的时间和注意力随意乱用在他人身上。

    这就像一个在职场里到处“扑火”的人,工作时间里没有必须要达成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听到任何声音都会凑上去讨论几句,别人抱怨什么事儿都要过去看看出出主意。看似很热心,实际上却对自己对他人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如果一件事情,别人请你帮忙或者是团队里只有你可以做好,这时的出手就形同于是“救火”,也算是既助人为乐又尊重了自己的时间价值。

    其实在感情里也有这种情况。

    恋爱或婚姻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伴侣身上,以他/她为核心,自愿24小时on call ,没有自己的爱好和时间规划了,自然会失去自我,一点属于个人的时间都没有。很多人在离婚时连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都没了,这么说并不是对单亲妈妈没有同情心,如果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把注意力先放在自己身上,做能力挖掘和提升,转换为增值能力,再去照顾他人岂不是更好。

    05.怎么看待金钱?

    金钱只是货币符号,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在家庭里与父母、或者伴侣有很多金钱观念上的碰撞。

    钱,花在哪里才是最划算的?

    老一辈认为节约是最重要的,钱要存着以备不时之需;女人认为买衣服买护肤品买居家生活用品是最重要的,当了妈了认为买孩子用的东西、给孩子报补习班是最重要的;男人认为买数码装备、电子产品、旅行、享受生活是最重要的。那究竟应该听谁的?

    《认知突围》里说:任何人都不能用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别人花钱的标准,因为你没法体验别人能获得的“乐趣”,所以判断“浪费”很主观。

    赚钱的人自然都会想买一些喜欢的东西,精神上得到放松,物质上得到奖励,这个无可厚非。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实在没有必要阻止他人少买一样你认为没有必要的东西。

    开源节流,永远是开源最重要。

    节俭只是过去物质匮乏时期留下的习惯,并不完全算是美德。经济条件允许时,谁也不会愿意让自己父母孩子一味节俭,不浪费资源也就可以了。

    06.你会学习吗?

    《认知突围》里说: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里做一份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十年的经验也只是时间的累积而已,能力已不会有大的提升。

    恐慌区里做一件事情,工作强度和自身能力悬殊太大,无从下手,日日恐慌,度日如年,再下功夫也完不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难以学习到东西。

    只有在学习区,你做的事情都是掂下脚就可以够到,努力一把可以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可以保持进步。

    财新传媒主编王烁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另类二八定律,说一个人如果肯认真学习,花上20%的精力就能在某一领域做到80%的成绩。在大多数领域,这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大多数领域并不存在多高的学习壁垒,基本一段时间后,游戏规则和小技巧都已经摸得很透了。如果这个人要继续接近100%,就非得把剩余80%的精力花上去才行。道理也很简单,多数领域都是易学难精,从0分到20分,肯定比从80分到100分容易得多的,所以越到后面,每精进一点就要加倍地花力气。

    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很难做到100分,即使花上100%的精力,但现今很多技能是可以组合着使用的,比如你懂产品运营,但又懂新媒体运营,那么就会更有利于做产品推广;比如你做管理,又很擅长培训,那么也会比其他管理层有突出的优势。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多学习几个技能,每个学习到80-85分,组合起来使用。

    07.为什么你没有遇到机会。

    在这样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有能力在哪里都可以找到平台,无论多草根的阶级。有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文章,简书,那么多的平台,很多人会说自媒体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运营起来已经很难,不会有大量新用户了。事实是如此吗?

    蔡叔开始做“请辩”公众号的时候也面临了这个局面,但他还是选择去做了,他说:对于任何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领域,我的建议都是,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原地踌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来试试。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先做起来,是由于他们喜欢用静态思维看待问题,总是认为在环境不变或环境变差的条件下,现在看不到机会就意味着以后也看不到机会,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但他们节省下来的时间通常也没有用在更加有用的地方,大多数人宁愿白白浪费时间。

    机会一直都存在,只是你是否符合开启它的条件。

    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搭建知识体系、什么是有效知识、如何进行价值计算等,如果你也想尽快的突破自己,实现价值,可以再深度阅读这本书,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留言与我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突围》| 想要突破自己,你需要明白这些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bu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