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过程中,父母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9岁以前,如果父母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比较多,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基本可以达标。
但一旦父母觉得孩子长大了,可以减少陪伴,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会发现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出现比较明显的“退步”,还是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该怎么办呢?
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可能因为恐惧而倒退到早期阶段。倒退是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
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倒退是正常的现象。心理学家认为,能力倒退,其实是孩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孩子依赖性情感的一种表现,偶尔或者一段时间内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有父母的监督和提醒,孩子在执行学习计划时会比较顺利,一旦父母监督减少,孩子暂时不适应,时间管理能力倒退是正常现象,父母首先要予以理解。
其次,环境的改变也会造成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倒退。比如有些孩子在家学习习惯不错,但是寒暑假期间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过了一段时间,因为习惯被破坏,重新返回家时,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能力倒退。建议孩子回家以后,父母要和孩子重新沟通和约定学习计划,并做好监督。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监督需要逐步放手。父母放手不要太快,需要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比如父母会逐步减少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确定主要的监督时间点,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保证学习计划的完成,并建立责任心。这样一来,就可以继续保持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