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商家协商
在事件发生后保留好证据后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沟通出赔偿方案。当然,协商是一种争取与妥协的过程,要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处理,过分地强调自己的损失也可能谈崩。
2.向管理部门投诉
部分情况下商家给的答复不是很有诚意,那么作为消费者可以向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例如拨打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投诉。
3.根据与商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起仲裁
这种方式一般很少遇见,一般都是购买贵重物品、耐用物品时,在商品附随的一些文件里面可能有相关约定,这种情况下是否签署仲裁条款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因无论是仲裁机构还是管辖地多多少少都对商家有利,一旦签署了,将增加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4.向法院提起诉讼
进入诉讼程序之前,消费者要先了解好程序规定。消费者还要选择好诉讼案由,明确是侵权还是违约,以此来决定证据。切记证据是第一性,法院对于事实的认定,仅仅依靠证据。
在此简单说下立侵权还是违约案件的不同。一般来讲,如果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导致人身或其他财产损失时,缺陷产品的受害者(不仅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以侵权为由起诉的话,可以选择的被告较多,可以起诉生产者或者销售者。
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比较多些:
首先,要有被告作出侵权行为的证据,原告必须能证明造成损害的产品商品是被告生产和销售的。
其次,要有损害事实,原告要能证明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的损失后果,尤其是涉及金钱赔偿时,要明确赔偿的数额。
再次,要有因果关系,这个在实践中是比较难以收集的,有时需要权威部门认定。
最后,还要证明被告有过错,因为产品商品实行的是严格责任,多数案件中是由被告来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当然如果原告能自己证明被告是有过错的,就更加便于诉讼了。
如果消费者仅仅是购买的产品商品自身出现质量问题,没有造成其他损失的话,可以违约来进行诉讼,一般只能以销售者为被告,因为是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才存在合同,可选择的被告没有侵权多。有些情况下可以扩展到商场或网站。
违约案件举证,比侵权案件简单,原告只要能证明损害商品从被告处购买,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给原告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