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毛泽东传》,读《为什么是毛泽东》,然后读《刘邦》。
选来选去,选了个日本人写的版本。
《毛泽东传》,选的是美国人写的。
我这个,不走寻常路。
《刘邦》看了三分之一,毛泽东和刘邦的相似点,在读到刘邦上山安寨的时候,突然涌现
这让我想起之前半夜读到毛泽东上井冈山之时
壮哉
首先,两人对自己的跟随者,从未强求,真是以德服人。
然后,两人从始至终保持初心,一心为天下,没有私欲,这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后来的成就。
其三,小八卦一下,两人的另一半条件都不错,刘邦娶了吕公的女儿,毛泽东娶了杨昌济的女儿,两个女人都很有眼光。
其四,气吞山河的气量。刘邦能接受任何人提出的有用的意见,擅长找到一个人的闪光点,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领导,而毛泽东,在成为领袖之前,因为未曾留过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如多人,三番五次被打压,从未计较,仍以革命为重,具有共同理想的人,握手共进,曾经的敌人,亦是握手言和。毛泽东不会轻易站在一个人的对立面。
今天跟744说起这些,我说,有人说史上可以跟毛泽东相提并论的,也就刘邦了,没有任何靠山,最后一统江山。
毛泽东也偏爱刘邦,两人作战都是追求不失败,爱兵如命,主张以最小的牺牲去赢得胜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胜利。
刘邦第一次打胜仗之前,跟曹参说,想用一个小计谋。
曹参笑说,弱者才会用计谋,可是,如果因为这样的方法可以缩短作战时间和减少牺牲,又何不可?
刘邦才不管这些,说用就用。
很多书都是赞项羽,刘邦就是诡计多端。
说实话,我现在就是想学城府深,学气量大,学刘邦“诡计多端”。
如果无私心,“诡计多端”是好事。
我看《刘邦》,是边看边怀疑,因为毕竟是日本人写的……
国庆7天带孩子去了家门口的公园,哪里都没去,窝在家里,有空就看看书。
才识短浅,无所畏惧,谈起一代君王。
历朝换代,什么都灰飞烟灭,这个我都懂,我连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尘埃都不是,我也懂。
却还是困在家里七姑六婆的事里走不出来……
哈哈哈哈
女儿从老家刚接回来,一身的痱子,加皮肤过敏,我都怨了两天。
能有点沛公的气量,我也不至于这样了。
庸人自扰之。
要学会感恩,像沛公感谢山神那样。
做人,要有气量,会感恩,即使是庸人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