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玩的历史
《史记》小故事——张良谏阻复六国——二十四史精华(一)

《史记》小故事——张良谏阻复六国——二十四史精华(一)

作者: 佟晓渭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22:44 被阅读37次
您就知道吃

话说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了个水泄不通,刘邦急得抓耳挠腮,天天哆嗦,茶饭不思。这天,刘邦把郦食其(读lì yì jī)叫来,跟他商量怎么解围。

这个郦食其(名字怪怪的),早先是个看门的小保安,六十多岁开始跟着刘邦混,凭着伶牙俐齿游说各路诸侯立功,被封了个“广野君”的称号。后来他被齐王田广给煮了(烹杀)。

郦食其一听刘邦向他征求意见,就说:“主公,我给您复习一下历史吧。当年商汤讨伐夏桀后,把夏的后人封到杞地;武王伐纣后,把商的后人封到了宋地。现在,秦始皇失去民心,侵略诸侯土地,把人家六国的后代赶得没地方住了。如果主公您能够重新册封六国的后代,让他们接受您的印玺,那么,六国这帮孙子一定会对您感激得鼻涕眼泪的,就会甘心当您的下属了。您趁机就当上了天子。至于项羽,也一定会恭恭敬敬、西服革履地来拜见您。”

刘邦听了,高兴得鼻涕泡晶晶亮,马上说:“好呀好呀,那还等什么,你马上刻印,然后带上印玺出发。”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了,要求拜见刘邦。刘邦这时心里踏实了,感觉饿了,正要吃饭,看见张良,就招呼说:“子房,过来过来!有位客人给我出了个削弱楚国的好办法。”张良就问怎么回事。刘邦就把郦食其的话全告诉了张良。张良问:“这是谁给主公出的这个馊主意?他要坏了您的大事了,您还跟这儿吃呢。”刘邦噎住了:“为什么?”张良跟刘邦说:“我借您的筷子使使,帮您算一算这个主意有多少不合适的地方。”张良接着说:“我问您几个问题吧。”刘邦说:“请出题。”张良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封他的后代到杞地,是估计到他能灭了夏桀,现在您能灭了项羽吗?”刘邦说:“不能。”张良又说:“当年武王伐纣,把他的后代封到宋地,是估计到自己能得到商纣王的脑袋,现在,主公能得到项羽的脑袋吗?”刘邦说:“不能。”张良又问:“当年武王攻进商都后,给商容(纣王的大臣,因劝谏纣王而被贬)挂牌匾表彰他,释放了被关押的箕子(纣王的叔叔,因劝纣王不听,于是装疯卖傻,被纣王关起来,贬为奴隶),并且给比干(纣王的另一个叔叔,因为劝谏纣王,被纣王剖开肚子,说是要看他心有几个窍)的坟墓培了土,现在主公您能给圣人坟上培土,能给贤人立匾,能给智者行礼吗?”刘邦说:“不能。”张良又问:“武王把商纣王的粮食和钱财都散发给了百姓,现在主公您能把您银行里的钱全发给贫困的百姓吗?”刘邦说:“不能。”张良又问:“武王伐纣后,把战车全改成轿车,把兵器都蒙上虎皮,表示不再用兵了,现在您能这样做吗?”刘邦说:“不能。”张良说:“武王把战马都放到华山南麓,表示马以后不再用于战场了,您现在能这么做吗?”刘邦说:“不能。”张良说:“我还有问题。”刘邦想,你十万个为什么啊?哪儿这么多问题?张良接着说:“武王把牛都放到桃林山北麓,表示不再需要用牛来运输军粮了,现在您能这么做吗?”刘邦快哭了:“不能。”张良又说:“现在天下的人才离开他们的国家,舍弃祖先的坟墓,离开故交老友,跟着主公您南征北战,东跑西颠,就是希望您以后能给他们小小的封地,如果现在恢复了六国,册封齐、楚、燕、韩、赵、魏的后代为王,那么,跟着您的这些原六国的人才肯定会回国孝敬他们的国王去了,那时您就成了光杆司令了,您靠谁来夺取天下呢?——这就是这个人出的主意为什么馊的理由。再说了,现在六国的那帮孙子们,没一个比楚国强的,那么新封的国王们肯定会转过头去归顺项羽,到时主公您能控制得了这个局面吗?如果主公听了那个郦食其的话,那么您就没命再吃饭了。好了,我说完了,还给您筷子,您接着塞吧。”刘邦听完这一席话,“噗”地一声把嘴里的虾仁吐了,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儿坏了老子的大事!”下令赶快销毁印玺。

【按】刘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除了他“厚黑学”功底扎实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听得进去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小故事——张良谏阻复六国——二十四史精华(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da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