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的模型

作者: 杨倩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11-17 23:19 被阅读0次

有句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理解的“有心”是下定决心去做,不接受成功以外的任何结果。你肯定想说光有“心”也不行啊。没错,在道理和成功之间,你还需要一个让你攻无不克的方法论:目标设定模型。

模型,通俗的讲就是“套路,下面要分享的“套路”,借鉴了英国排名第一的项目管理课程,兰卡斯特大学商学院项目管理硕士(LUMS MSc Project Management)教授的项目目标设定方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频频出现在各大会议的励志宣言,以及热血群众的朋友圈中。这颗人人谈及如瑰宝,三句话都离不开的“初心”到底为何物?我私以为初心即“为什么 WHY”,超越事件本身的终极奖励。完成挑战的决心本身是不足够支撑我们实现不可能的,面对工作压力,外界干扰,或者朋友家人的呼唤,决心只会越来越脆弱。牢记终极奖赏,可以让我们看到完成挑战之外的big picture,全局观

另外一方面,“初心”也会在过程中为我们保驾护航,防止我们面对同伴带来的压力而茫然若失、自乱阵脚。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保证根据我们个人的特点和愿望定制这颗“初心”,别被成功学的口号忽悠了,也别盲目跟风。

回到我们现在正在参加的这个90早起早睡践行的挑战,这个践行满是宣传:因为早起改变了人生,叶老师每天6点录节目,做到喜马拉雅全球第一的时间管理教练,改变一亿人,开课全球几十国家,家庭事业平衡,出书2本,节目大卖,年入千万等等,你会觉得很 心动,对不对?我们来拆解这面成功学的大旗,里面提到的“奖赏”有四个:年薪千万、粉丝众多、出书、游学全世界。可仔细想来,这四个奖赏除了年薪千万,其余的我都不想要。我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知识付费教练(life coach)而不是成为一个效能专家。粉丝、出书、游学世界都是达成我长期职业目标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的。这就决定了我作为一个未来的付费教练,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的“初心”与别人有所不同。

在同班同组的同学获得广泛认可的同时,我也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不是说我就没有这个“懒惰”,不可能成功呢?如果用一个效能 专家的标准衡量,答案可能让我想要马上放弃,但是以一个付费教练的标准来衡量,成功的道路已经在我面前展开,按部就班即可到达。“初心”也决定了成功的衡量标准。

开始早起早睡的挑战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可以帮生活做减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我想要维持现在的工作,只是空余时间有点多,想多个技能。又或者我觉得生活很鸡毛,想要改变,所以学效能很不错。这两种“初心”都不足够坚定,因为有太多替代性的可能,几乎每种可能都比“每日早起早睡”的挑战更加简单。在奖赏不足的前提下,又没有惩罚措施,坚持得越久“沉没”的成本越高。要知道,报名费白交了可以在赚回来,失去的时间确实怎么都换不回来的。

3个小目标,1个大目标| OBJECTIVES

目标设定有一个普遍适用的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即具体、可衡量、可实行、相关性及时间限制。本文分享的目标设定也同样遵循这个原则。

一般的操作,会把一个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几个小块。不过,为了更好的运用SMART原则,我更喜欢从小目标出发,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想要从这个项目中获得什么?”

下图中设定的3个小目标仅为举例,两个、四个甚至五个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在“全面”和“集中”之间取得平衡。

比如,我的90目标是:早起早睡、精力更旺盛、工作更高效

那,我的小目标就是:

想明白3个小目标之后,再把他们汇总成整体目标,并完整的记录下来。记录和表达目标也有一个一般指导原则:简单、直接。无需任何修辞和含蓄,想要的是什么就直白的写出来就好。如果项目开始时目标写的太含蓄,参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还要费心解读,此时目标就面临被曲解的风险。可能本来想要帮助你的人,却因为不理解你的目标而放弃了这种想法,岂不得不偿失。

成功的衡量方法| MEASUREMENTS

被衡量,才可能被实现。(Whatever gets measured, gets done)这是兰卡斯特商学院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成功的衡量方法,即判断小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每个小目标都需要有对应的衡量方法。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这里“7点前早起”、“每周跑步2次”就是定量的衡量,而“获得积极评获得优秀作业”则是定性的衡量。经过一定的加工,定性的衡量也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来表示。比如,每当我早起,登录更早,就给自己点个赞,如果90天收集了80个赞那么我就认为自己成功了。当然,这里的定量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并不能完全摆脱定性衡量中的主观性。

这个调整说每周跑步2次,但因工作的关系,我是无法长期坚持每天跑。这并不代表着“失败”,因为成功是需要我们自己运用“相关性”的原则来定义的。我把衡量标准改成的“每周跑2次”或者每月跑8次,反而符合自己的实际。

衡量标准的设定需要不断的头脑风暴。即使小目标范畴之内的标准很难定义,也可以利用相关联的其他变量来衡量

比如高效能人生是一个很难衡量的概念,一般都是需要权威人士给出主观的评价。另外一方面,效能提高会产生很多效应作用,比如你的工作效率会提高、你有更多时间陪家人等等,你完成了脱了很久了一个目标,你又有了对梦想的追求等等。利用对这些“副作用”的考察,也可以反过来对效能进行判断。

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KEY SUCESS FACTORS

有了小目标及其对应的衡量方法,下面需要思考一下,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些就是我们为了达成小目标一定要考虑,及做到的事情。后续也可以根据这些关键因素,设计行动方案。

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关键因素,必要工作前提条件风险规避。再次回到我的90天挑战项目,要达到每天早起7点,那我要做的早睡啊,这就是必要工作。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每天7点前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

每周运动2次

获得优秀作业,上龙虎榜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对于实现方法暂时不清晰,或者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可以考虑从可能的必要工作出发,筛选并尝试其中的一两种。

比如我的最后一个小目标:提高效能。短时间内的衡量标准是按照锦囊做好作业,可以通过分阶段尝试 + 总结的方法定位成功的关键因素。

前提条件虽不是核心动作,但是却决定了目标是否能被实现。提高效能必须要不断分阶段你的练习,接受教练的点评、改进,但是为了得到有效率的反馈,主动提问按时交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对于风险的考量也是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风险有哪些呢?就是你决定挑战不可能之前,劝自己放弃的那些借口。时间不够用、其他活动挤占、不会做啊等等。管理这些风险的措施,就可以构成另外一套关键因素

干货总结| SUMMARY

不忘的“初心”,即超越事件本身的终极奖赏。清楚地定义“初心”或者说一项挑战的“为什么”,这可以帮助我们时刻保持全局观,专注于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避免浪费,为生活做减法。同时“初心”也决定了衡量成功的标准。

目标设定要遵循SMART原则。可以考虑将不同的小目标汇总成整体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置相应的衡量标准。被衡量,才可能被实现。

衡量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即可以从目标本身出发,也可以通过其他事件的间接影响来衡量。

最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必要工作、前提条件和风险规避。面对不确定性,可以分阶段进行尝试和总结,逐步缩小不确定的范围,优化关键因素设定。

模型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规范我们七零八落的思维,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整合挑战不可能的意义和方法。无论怎样美好而高端的方法论,都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撑。愿你在挑战的道路上有方向地勇往直前,真正做到不忘初心。

相关文章

  • 梦想成真的模型

    有句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理解的“有心”是下定决心去做,不接受成功以外的任何结果。你肯定想说光有“心...

  • 9.26共拆复盘

    主题:2个模型转变观念,精英思维助您梦想成真 时间:2020年9月26日(周六),14:30-17:30 地点:无...

  • 愿梦想成真

    愿梦想成真, 我的梦想,是无际的大海 ; 愿梦想成真, 我的梦想,是连绵的山脉; 愿梦想成真, 我的梦想,是宽阔的...

  • 2018-09-10

    梦想成真❤

  • 原创歌词:梦想成真

    梦想成真

  • 梦想成真

  • 2019-01-31

    梦想成真!

  • 我的梦,2019

    2019,梦想成真!

  • 2018

    好运连连!梦想成真!

  • 上海行

    梦想成真的地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想成真的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gm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