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知道了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高等教育技术实验——投币操作的文字处理机。
1983年,哈佛大学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合作,在校园内安装了36台DECmate 1文字处理器。每个处理器都配有终端屏幕和打印机,共同组成投币操作的文字处理机。
学生使用文字处理机的费用是每小时2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美元。
文字处理机一天24小时都可以使用,你可以在宿舍、图书馆和教室里找到。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3年11月16日的报道,引述哈佛大学校园办公室,信息和通信系统主任罗伯特·卡罗尔(Robert Carroll)的话说:
“哈佛想知道,非技术、数学或科学的学生,能否在日常学习中把文字处理机作为常规工具……大学想知道学生们是否可以通过文字处理机,改进自己的课堂学习,特别是在写论文方面。”
同时,该报道还引用了特拉华州大学助理教务长尤多拉·佩蒂格鲁(Eudora Pettigrew)的话(他们学校也在使用投币操作的文字处理机) :
“有些人设想处处都有一台电脑。电脑是一种补充,一种工具,而不是教育的替代品。要接受教育,学生必须思考。”
哈佛投币操作文字处理机项目的负责人马库斯·范·巴伦(Marcuv Van Baalen)指出:“学生使用个人文字处理机可能是校园技术革命的冰山一角。”
罗伯特·卡罗尔也指出:
“一些教员担心电脑可能只是另一个昂贵的工具,对学生成绩影响不大。”
投币操作的文字处理机每天使用6小时,每小时2美元,预计才能收支平衡。
然而,哈佛的投币操作文字处理机实验似乎没有成功。哈佛校报在1984年2月17日刊登了一篇标题如下的文章:
《Coin Op Processors Losing Money: System To Be Reorganized》
《哈佛深红报》引述范·巴伦的话说:“我们只完成了收支平衡目标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机器使用很频繁,有些地方机器就被晾着。”
1984年《哈佛深红报》的文章指出,信息技术办公室“定期与学生,以及本科生委员会和哈佛电脑俱乐部的代表会面,以确定文字处理机安放的最佳位置。”
尽管学生们对每小时2美元的文字处理机的需求,并不是哈佛和数字设备公司所希望的,但哈佛技术领袖们似乎对这项“实验”还算满意。
《哈佛深红报》以范·巴伦的一句话作为故事的结局,他称这个项目“……非常成功。在处理维修和供应问题方面,获得的实际经验非常宝贵。一旦人们开始习惯使用文字处理机,他们就不会再用以前的方式了。”
在大学校园里,我找不到任何关于投币操作的文字处理机或电脑的文章,也找不到DECmate 1文字处理器的照片。
你听说过哈佛的投币操作文字处理器实验吗?
你记得什么时候电脑进入校园,供学生公共使用吗?
这个故事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到今天已经35年,我们竟还在讨论着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
到2053年,2018年又有哪些教育技术实验,将被遗忘呢?
原文链接: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blogs/technology-and-learning/harvard%E2%80%99s-1983-experiment-coin-operated-word-processors
来源:inside higher ed
作者:Joshua Kim
智能观 编译
—完—
想知道AI加教育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领域更多的干货?
想了解更多专家的“智能观”?
请前往:www.智能观.com。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