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公桌旁边有一个纸箱子,里面堆满了A4纸大小的文件,坐在这里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这个纸箱子里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工作不是很忙,趁着午休时间,我打起了这个纸箱子的主意。
这不是什么机密文件,要是真机密,同事们也不会随意堆在角落里任其落灰。
我是一名实习生,目前在滴滴研究院里从事科技方向内容运营,和我对接的小组成员们都非常厉害,清一色海内外高校硕博生甚至教授,在公司内部,他们被统称为学术专家和学术经理,专门负责和世界上最顶尖的科研成果打交道,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打造滴滴的科技影响力。
而我的常规工作,则是将他们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们参加完学术会议之后产出的内容进行包装整合,通过不同传播渠道进行营销推广。
想来我最初的职业兴趣是和产品用户以及市场打交道,最怕和科技学术打交道,后来走到这一步,也是有点不可思议的。
在我们研究院工位的旁边,是滴滴另一波顶尖的科研人,他们属于AI Labs团队,主要负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工程。
硕大的纸箱子,就放在这两个团队中间,承载的是所有投递过这两个部门的求职者资料和尝试与这两个部门合作的嘉宾资料。
在半米高的资料堆里,我只看了最上面一层的简历,大约50份左右,主要是求职者的履历。
如果要问我看了这些简历后的感受,我只想用四个字告诉你——“超出想象”。
这些简历大部分都是投递实习生岗位的,985、211、硕士、博士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因为目标是科技和数据方向,求职者们的科研成果与学术成就占用了最大的篇幅,各种期刊论文的链接,各种国内外数据建模比赛的获奖证书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我不知道是岗位JD上要求了必须要有学术经验,还是只有有学术经验的简历才被打印了出来,50份轻飘飘的简历,在我手里是千斤的重量。
清北直博、中科院保研、IEEE委员、访问学者……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要付出多少心血?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90后,是和我一样的在校学生,但从学生到学生,中间却隔着银河的距离。
我突然想到了之前自己投递简历的时候,因为没有明确且具体的参照物,写简历时只能尽量往岗位JD上去靠,至于效果,只有祈求上天保佑。
我不知道自己在所有求职者中的位置如何,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看到一些和自己经历很匹配的岗位时,偶尔也会有一丝非我不可的妄想。
但哪里有那么多非谁不可的事呢?
最热门的一线互联网公司,薪资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我想去,中国上百万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都想去,在千万人的滚滚洪流里,凭什么人家非要选择你?
前两个月,我经历了头条13轮面试,若说职场如情场,头条则是我的初恋,虽然秋招和春招时有很多其他公司的岗位可以选择,但我孤注一掷只在头条的笔面试上用心,后来校招失败了,我下狠心选择延迟毕业(尽管这会让我付出一大笔延毕费用),也希望能通过走实习生转正的方式进入头条,基于此战略布局,我和头条运营岗展开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游击战和拉锯战。
最接近的一次是已经顺利通过了三面,由于一些不知名的原因头条又给我加了一轮技术面,在技术面时面试官很严肃地问了我一个有关用户线索抓取和分级维护的具体指标问题,离职已近一年,我的运营数据笔记都存在电脑里,一下子没有回想起来,憾失了最后的机会。
也有过不甘心和不理解的时候,看到身边朋友一个个拿到了校招offer,论文答辩也通过了着实很羡慕,而我选择了一招险棋,为了最后的果实,只能曲折蜿蜒地前进。
13轮面试带给我的情绪起伏,让我的不甘深藏于心,一直到今天,看到这一箱子厚重的简历时才开始有了新的感悟。
对一个求职者而言,某一家公司是心中圣地所在,并为此期盼很久很久,但对于某一家公司而言,求职者能从中国排到法国。
在半米高的简历里,在高手如云的队列里,你能够被选中并发起面试,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每一轮为期20-40分钟的面试,都必须表现得异常出色,才有被认可的可能。
但往往大多数人都迷失在和面试官一对一交流的氛围里,特别是远程面试,由于缺少和身边人同场竞技的体验,你根本就没有那种压迫感和紧张感,反而容易掉以轻心。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越了解他人的优秀,越觉得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件好事,它会让你随时保持清醒,不迷失在自嗨自乐的陷阱里。
看完简历后,我和清华的研究生朋友聊起这件事,他说有厉害的人很正常,任何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都能列出一大串履历,但是现实是仍旧有很多清北的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有人做学术科研,也有人做商业战略,术业本有专攻,评价优秀的标准也就不尽相同,把自己的专业做到极致,就会有属于你的强大机会,你是个聪明人,相信你也明白这个道理。
是的,我明白,但我更希望的是把所有人的优势都放大,多给自己一些压力,才不会掉以轻心。
人生逆旅,如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想要看到更高处的风景,就得忍受爬升的艰难,这也是常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