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有老人去世,突然间,近距离直面生死时,有了更多的感悟。人生这么短暂,我们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真是那句话,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
特别是家里老人岁数渐长,而自己也在老去的路上越走越远,如何面对“老去”?如何面对生死?这成了一个让我近期不断思考的问题。

这本书《优雅老去》,渡边纯一的作品。对于这位作者,似乎还是在念大学时,读外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熟悉的作品是《失乐园》那一系列,相对来说,尺度还是比较大的。看到他写这本书时,不免也要看看,这位文学大师对于“老”得理解,看看他如何优雅老去。
他说了一句话,我比较认可:一过五十,不要想如何活得精彩,而要设想,如何死得漂亮。
这句话,应该让广大中国人熟知。中国父母一辈子太辛苦了,前半辈子为孩子,后半辈子为孙子,一辈子秉承着“传宗接代”都在为别人而活,从来没想到,为自己怎么活?更没想过,如何让自己体面地面对死亡。

当然,看完这本书后,又觉得有点理想化,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同渡边纯一一般,有一个好的经济条件,有一个好的心态,或许这种条件更多的是植根于不同国度文化理念吧!
他的优雅,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从目录就可以看出来,他希望年老后,更自由地享受去爱,穿上华服,不顾世人的眼光,充满好奇心,追求人生所爱。而我们国家大多数老人,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在这个岁数,要么是行动不便了,天天坐在阳光下晒太阳“等死”;要么就是能动弹的扛着锄头,活到老干到老;要么就是开始朝八晚五定点接送孙子上下学的“职工生活”……哪一种是幸福晚年呢?哪一种是所谓的“优雅”呢?这其实跟经济基础有很大关系,因为不想让子女脱产,所以,他们以各种形式在为子女后代奉献,争取在自己落下枝头后,再化作春泥护花一回,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父母的伟大之处吧!

当然,他的“优雅”也不见得为大多数人接受,毕竟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读过渡边纯一的《失乐园》就该了解,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同样类型,所以,在这本《优雅老去》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一贯的思想:即使到老,也要去爱。他信奉,恋爱让人变得年轻,年老了也要去追求爱情。对于这种观点,我不置可否,毕竟,爱情这东西是不分年龄的,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魅力,旁观者是无权置喙的。我们国家也有很多黄昏恋,而且还是恋得轰轰烈烈,像梁实秋和韩菁清,都一大把岁数了写的情诗还不是让人脸红心动?能在人生的黄昏还能爱一次,这可绝非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所以,这也是有限制的。
优雅老去固然是好,其实,能做到体面老去就很不错了。至少,在大限将至时,不让自己受罪,不拖累别人,也是一种体面。
剩下的,就是在年老之际,让自己想开点,让自己不那么憋屈。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老去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