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八妇女节的这一天,你在做什么?
逛街? 约会?
去K歌?
游山玩水?
来个厨艺大比拼?
举行庆祝活动?
而我的一位老师却带着自己的手艺,在三八妇女节的这一天走进了平常我们很难才有机会接触到的地方:戒毒所。
下面是她发的朋友圈:
今天,去上市戒毒所上了一节难忘的义教课。
戒备森严的戒毒所和如花般的青春少女,在我心中产生强烈的反差。带着接纳,包容,关爱和鼓励的心境给正在强制戒毒的女孩们温柔地上了这节课。
每个女孩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有欣喜、有满足、也有憧憬……好几个女孩拉着我的手说:“等我出所了,我还要多学些手工花!”、“老师,你等着我啊,我很快就可以戒毒成功,我出去后怎么能找到你?你还可以教我么?”让我最感动的是,女孩们做好的花,她们没有要求自己带走,而是集体送给了她们的教官,她们懂得了感恩!感慨:如花般的年龄,本应该拥有如花般的美丽和诗情画意,却因毒品关在高墙内。真心想帮帮他们,早些走出来,因为她们还没错过花季!

2
带着深深的痛惜,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吸毒少年的资料,并摘抄了《中国新闻网》---探访未成年戒毒人员:花季少年为何走上吸毒?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片段。其中有一个例子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记者探访云南某戒毒所,小涛(化名)是一名在校涉毒的只有十多岁的未成年戒毒少年。每次考试都倒数的他,经常被父母责骂,在学校也并没有多少朋友。初一的时候,他认识了初三的学长,并开始接触毒品。
小涛说,“最开始他跟我说是头痛粉,因为好奇,我就吃了两口。但后来知道是毒品时已经来不及了。”吸毒后矛盾、痛苦、悔恨吞噬着他。他不止一次下决心远离教吸他毒的“兄弟”, 但孤独远远超过了对毒品的恐惧,他又一次次和“兄弟”重归于好。
“吸毒后,爸妈对我更加失望,只是殴打没有方法,曾经的朋友也躲得远远的。”小涛说,原本以为吸毒后戒毒不难,现在才知道,毒瘾发作时是很难受,但其背后更让人难受的是被各种情感压着的心。
3
吸毒人员为何呈现低龄化趋势?
戒毒所的教导员告诉记者,从许多未成年吸毒人员的经历来看,他们有着共同之处:
一.要么是家庭疏于管教或者父母离异
二.要么是过早走入社会,或逆反心较强等。
三.而更让人尴尬是:不少青少年因“好奇” 和认识不高尝毒。
未来未成年吸毒人员数量会上升,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未成年人吸的大多是新型毒品、合成品。
二.这些毒品有的像跳跳糖,有的像奶片,很容易让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上当受骗。
“禁毒是个系统工程,即要严历打击毒品犯罪,更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戒毒所的民警也指出,希望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辍学儿童的帮助,防止他们自暴自弃,走上岐路。对于解除强制戒毒的未成年人,也希望亲人及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真正戒除心理毒瘾。
4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句话:任何优秀的孩子都不是从石头缝里嘣出来的,他们有温暖的家庭,有通情达理的父母。
以前我总觉得毒品离我们很遥远,认为小孩吸毒只是一个玩笑。今天我终于明白:一个问题吸毒少年的病根是在一个缺乏爱的家庭在无知的父母身上。孩子的自尊心像一个易碎的瓷器,一旦被父母的强势破坏,是很难弥补的。
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非常的急躁,缺乏耐心,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我们要学会多点忍耐,带着接纳,包容,关爱和鼓励的心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我们要想办法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睁大你的眼睛,迷途的羔羊很有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