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四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四

作者: 竹竿砖头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06:36 被阅读0次

  有很多人因循西方,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说成是哲学。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修行。什么修行呢,心的修行。

由心入儒,以忠恕之道在心地上下功夫,每日三省吾身;以致良知澄明本心,先立此大者,心上悟、事上磨,知行合一。

由心入道,上善若无,唯道集虚,心斋坐忘,游心于无穷;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性命双修,调心调身。

由心入佛,佛不外求,佛在心头,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可以默照,身心脱落;可以看话,一句了然。

很多人认为李小龙是武术家与演员,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小龙一生都在探索哲学,并努力将其融入武术与生活。

那么他探索的是什么哲学呢?一种“无”的哲学。“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如水之态。”“水倒入杯中,就是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就是茶壶的形状。水能流动,亦能冲撞。”

李小龙曾在《武道释义》第一部分进行了“论禅”。他认为佛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禅是静坐,释迦牟尼就是在坐禅中思考,根据其所悟所证创立了佛教。而戒、定、慧三学中因定生慧也说明了禅与智慧的关系,所以说禅就代表着智慧。而禅宗的智慧与深意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空”。

李小龙最爱和新入门的弟子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学者向禅师求学。在禅师说禅的时候,学者频频打断,以此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禅师只好停止说禅,转而给学者添茶。茶杯满了,禅师仍不停注水,学者急忙喊停:“师父,茶杯已满,放不下了。”

这时师父反过来问学者,“我当然知道,可是你不先清空了你的杯子,又如何喝得了我这杯茶呢?”

他认为道家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是以无创生有,有创生宇宙万物。这个无就是道,道不靠外力,自然生成有。所以他的武道哲学便有了这样一句话,“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然而最令人惊讶地却是他在武学研究上的忠恕之道。他到了美国之后,分别与伊鲁山度、埃德.帕克、李俊九、罗礼士等人切磋交流,他总是待其诚而去其诈,待其宽而去其隘,先把咏春拳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供对方研讨;然后他再向对方求教。即使对方耍心眼有所隐瞒,他也能谅解对方,始终以诚恕待人,最终感动对方。

在后来的《黑带》采访中,李俊九曾这样回忆并评价他的朋友李小龙:“在武术界中,认识李小龙的人很多。我们都觉得认识李小龙是一种光荣。因为他是一个慷慨、大方、热心、诚恳和仁慈的人。”

这还是李小龙吗?那个小时候常常寻衅滋事的街头混混,那个惹事生非处处趾高气昂的坏小子!

我们得承认,是哲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只是东方“哲学”吗?当然不是,是东西方哲学改变了他。

那么他的西方哲学是什么呢?他的那句“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还有另外一个解释。他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要教人们放弃一切现成的规定,在怀疑的土壤中,培养出常开不凋的思想之花。

他的武道哲学当中明显还受到了尼采的影响,“重视自我,认识自我,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突破传统不为现有的理论与形式束缚。”李小龙本人也真正体现了“意志”与“超人”。他有一句名言,“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决不承认我是第二!”

因此他说截拳道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个人的解放,研究如何表达真正的自我,他为个人的自由和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去熟练地掌握无数技能和实战技巧,永远都没有获得自我认知重要!”因为那种学习只是模仿的重复,他也仅仅是一件产品!

一位真正的老师,一位真正的授武者,从来都不是真理的施舍者,他应该是一位引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真理则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发现。所以他常常告诫学生,“我无法教你,只会引导你发现自己,别无其他。”

真正自由的灵魂,决不把任何东西视做真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你只能独自求索。

所以尼采说“上帝已死”,所以李小龙说“传武已死”!

与其他哲学家不同,李小龙以武术做为自己的现实事业;与其他武术家不同,他以哲学做为自己研究武术的理论武器。他研究哲学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哲学。他用哲学来指导武术,又以武术来完善哲学。最终李小龙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功,反过来成为自己哲学的最佳注解。

李小龙是世界著名的武道改革家,一代宗师,截拳道的创始人。他又是世界综合格斗之父,又是世界功夫片电影的创始人。被日本人称为武之圣者,被泰国人称为武之至尊,被美国人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英年早逝!直接死因是脑水肿,又有人认为是癫痫猝死症,因为他长期服用肌肉松驰剂,长期缺乏睡眠压力太大,再加上服用头痛药物而产生的化学作用导致。

而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错误地因循西方,把中国古典文化的修行看成是哲学。他错误地把心之大道,用西方的理性与逻辑来解释,他根本不懂心的修行,以致于透支生命、油尽灯枯。

即使他一再强调,“截拳道不是伤残之法,是一大道,是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截拳道是灵魂宁静之艺术,宁静的如同月光洒在深邃的湖泊上。”但是他无节制地做最好的自我,把寸劲当成唯一的选择,其必然是天天脑部震荡,其必然是忽忽短命而亡。

“我是谁?我是人群中的巨人,俯视苍生的豪杰,还是封闭自感的庸碌之辈?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十足的绅士,一呼百应的天生领袖,还是在陌生人面前小心翼翼、动辄心惊的弱者?在强装的笑颜后面,是一颗瑟瑟发抖的心,如同在漆黑森林里迷路的小小少年。”

伟哉李小龙,惜哉李小龙!

相关文章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四

    有很多人因循西方,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说成是哲学。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修行。什么修行呢,心的修行。 ...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孔子自称述而不作,那么《论语》从何而来?北宋的程颐说,“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意...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二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禅宗为什么要明心见性呢?因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陆九渊为什么...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十四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为什么王阳明说,“舜是世间最不孝的儿子,瞽叟是世上最慈爱的父亲”呢?要知道,孟子云,尧舜之...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二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1976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面临一个选择。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去硅谷创业改变世界呢?...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三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95岁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到,“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

  • 信念无处不在

    一切的问题源于心,一切问题的答案也都是心的力量。 一切问题的发生都是信念的动摇和松动。生活当中我们遇事总会游移、徘...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二十四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为什么李白曾赋诗曰,“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这个邹子是谁呢?...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三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kt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