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目的
说话的艺术,在于沟通的成效,你的话能进入对方的心上吗?对方是否愿意听你说,并最终达成合作呢?
沟通,本意是挖沟使两条沟渠相通。重点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漂亮,而在于你跟对面的那个的心意彼此相通。因为你不是在辩论,也并非在演说,而是在沟通。
Words matter.说出去的话语很重要。它生于你的头脑(也可能没有),经过你的一张嘴,通过声音的传播,传入对方的耳中,再到对方的脑中进行再度加工。如此往回返复。
另外,文字本身是静态的,是有缺陷的。用静态的文字表达动态的内心和世界,加之大部分人的词汇十分有限,所以不知道经过多少“解读”,要嘛不达意,甚至与本意相去甚远。
回想自己的说话,常常是回应式的,套路的,附和的,争辩的,应激的。
most of us don't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understand.We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reply.---Stephen Covey
我对三个我“说话”的场景印象深刻,拿出来当“案例”学习学习哈!
场景一:“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小孩呢?”
餐桌上,弟弟要让小侄子吃完饭,侄子表示不想吃。见状,我无意识学“侄子”说话:“吃饱了,不想吃了。”弟没有理会我,照常要求侄子,我补充:“孩子不想吃就算了。”几次插话之后,弟突然对我说:“姐,你不能这样。我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这样说话呢?”
我脸一下子红了,自讨没趣,悻悻地闭嘴了。在此不讨论如何养育孩子,以及弟弟的回应方式。
我感兴趣的是,当我开口说话时,弟弟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为何我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听到话的感受,继续自顾自地往下说。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说的话传到弟弟的耳朵,他感到不悦,并有些抗拒和不满。甚至他会进一步强化他的管教方式。而我希望弟弟能听进我的话,尊重孩子不想吃饭的意愿,完全落空。
场景二:“你不能这样说爸爸”
依然还在餐桌上,就发生在昨日,妹妹乔迁,一家人围坐庆祝。爸爸入席吃饭。妈妈说了一句“自古以来,少见你爸跟咱们一起完整吃完一顿饭啊!”
想起妈妈老数落我参加酒席赶点甚至迟到,我不假思索说:“妈,你说爸爸跟说我的方式如出一辙。” 老妈一愣:“你说什么?”
我突然意识到我句话有指责意味,连忙摆手:“呵呵,我没说啥”。这才蒙混过关。
倘若母亲大人要探个究竟,她听到这句话,肯定会感到委屈,心堵,而我希望妈妈能用正面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欣赏也必然落空。
场景三:“你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要注意!”
在工作的微信群聊,当我注意到A犯错时,我会把犯错的案例去名字并提醒其它伙伴,希望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结果A跟我微信吵架,其它伙伴也表示这样的方式并不会促进成长,反而把氛围搞得有些紧张。
我的意图是通过提醒,让大家认真工作,但“群聊苦口婆心”的方式却让这个美好愿望落空。
我那样说话背后的美好
此文并非为了批评自己随意说话,当下码字的自己也并非要站在道德高点来指责自己。因为我清醒地知道,那根本没用!
不管自己还是他人的建议,批评,都无法对我产生一丁点的作用。除非我真正自己觉察到成长的点,并愿意真正接纳当时不完美的自己。
当时那样说话,我尝试满足着一些很美好的需要。
“你不能这样对小孩”,我希望弟弟能给孩子自主性,能让弱小的孩子也能平等发声。我需要尊重。
“你不能这样说爸爸”,我希望妈妈能如实表达对爸爸的看见,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只提过往的事。我需要友善。
"你们不要犯这样的错",我希望伙伴们工作可以更细心,减少出错,这样我就能更省心,我需要轻松。
如何开口说话?直接说需要
是的,我当时那样说话,是因为我渴望得到尊重,友善,轻松。但我说出的话有助推我的需要吗?
没有,甚至把我的需要往外推。我开口说话了,但对方听到这句话,下意识的身体反应是抗拒它。
当我开口说话时,我永远可以体会自己的需要,并直接表达需要,而不是表达评判或者隐含指责。
当我开口说话时,我永远只需要做两个选择,我是“诚实表达”,还是“同理倾听”?而同理倾听能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从而捏合双方的需要。
那我满腹的豺狗呢?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表达它们,或说或写。这些“评判”的字句中,不适合用来沟通,适合用来自我同理。
开口说话,沟通时,但凡对方愿意敞开继续听,跟你参与沟通的无限游戏,那么就是好的说话方式。但评判指责,比较,逃避责任等说话方式并不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