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点1--哲学重点

重点1--哲学重点

作者: 熊猫学猿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03:08 被阅读0次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编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1848 年 2 月发表)。

(4)★马克思主义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 质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是老大,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老大,意识决定物质

 可知论: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即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 客观事物,即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1)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实物。记忆关键词“金木水火土、五行、气、形”。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半截子 唯物主义”,主要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区分是【形而上学】还是【辩证法】,辩证法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 革命性的统一。

(2)★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人的精神。记忆关键词人、我、心,与人相关的词语 等。

2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人之外的精神。记忆关键词神、上帝、道、理、绝对 精神等。

1.物质:定义的提出者:列宁。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最复杂)。

(3)运动与静止:

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错误观点:否认运动——形而上学;否认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1)产生: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社会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2)★生理基础:人脑,人脑(换成“大脑”则错误;人工智能没有意识) 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3)★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改成“正确反映”则错误)。

 1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2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

 (4)★作用(能够判断例子):能动。包括计划性和目的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b.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讲了五个点,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和价值。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内容: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应记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指的就是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和哲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非常像,对应记忆)。

(2)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的,我们 应当坚持的。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有三要素:

1自然地理环境。

2人口因素。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单选题考点,要会选)。

 (2)社会意识。

(3)两者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指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不同步性

(可以超前、落后,考试给出例子的时候要能判断出来)。

3.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定位),

问根本动力是谁, 要知道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有三个实体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在这 几个中,人、劳动者是最活跃、起到主导作用的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 要标志是劳动资料。

(2)生产关系:

1掌握静态构成,有三个,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与人地位和相互关 系、产品分配形式,在这三个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 定了人和人的地位、产品分配形式。

2还有一个动态过程,生产关系的构成也可以从生产的动态角度来说,包括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哲学中不需要大家重点掌握,学习经济的时候会学 习这部分内容,此处不需要管。

(3)两者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 于生产力,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时候不讲先进/不先进,而是讲适合/不适合。

(4)上层建筑: 

1分类:要区分清楚什么叫政治上层建筑、什么叫思想上层建筑。

 a.政治上层建筑:一些强硬手段,抓关键词制度、设施、军队、党团、机构。

 b.思想上层建筑:比较软的,有几个关键词,宣传一些思想、观念等都叫思

想上层建筑,都是比较软的手段。

2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5)两者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中有矛盾,靠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来

推动,掌握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需要掌握两个小细 节,“人人/每个人都是人民群众”这句话错误,必须是起推动作用的人才可以, “人民群众重要是因为人多”表述错误,不是因为人多,而是起到的作用大,创 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的本质和价值:

 (1)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大家都是社会人。

(2)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价值。

1.社会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类型(错误),原因:生产实践才是最基本的。 

2.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推理(错误),原因: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推理属于是理性认识。

3.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感性认识(错误),原因:不是高的有待于发展为 低的,说反了,应该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4.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确)。

5.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正确)。

 6.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错误),原因:途径有两条,即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7.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错误),原因: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性,大家都是社会人。 8.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原因:可以超前、落后。 

9.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正确),原因:先取得上层建筑,然后再说别的。 

10.劳动者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错误),原因:生产工具才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相关文章

  • 生活的哲学重点

    那些走过的苦难 请把它打一个结挽一挽 放进古旧的青花瓷坛 让岁月把它风干 那些闪现的 精彩画面 是有点短 那就把它...

  • 重点、重点还是重点

    相信很多战友还记得李笑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更重要? 而我也相信有很多人曾经和我一样,尝试做过几次之后觉得并没有...

  • 还是重点,重点,重点

    今天下班,我吃完饭,喝完药,又玩起手机来了,快手上刷了一些没有意义的视频,本来我是想看看,老铁马先滨,他的快手更新...

  • 《西方哲学史》 听后感 (一)

    关于哲学类书籍是我今年的下半年读书表里的重点。这本《西方哲学史》虽然全部听完,但是内容的感悟和知识重点摘录消...

  • 重点体式的重点

    1英雄坐姿: a脚背贴地(脚踝痛,膝盖痛加瑜伽毯在臀部下方),脚尖正对后方 b膝盖靠拢(加伸展带)大小腿肌肉拨开 ...

  • 重点中的重点

    为什么是这个标题 这段时间,经过开始学习编程,然后生活安排很多的事情,同时进行着。太多的事情需完成,让我意识到,我...

  • 办公室哲学(115)|写东西要有重点:分情况,有重点

    上次说了大处着眼《办公室哲学(112)|写材料:大处着眼》,今天继续。 写东西要有重点,不同的材料,重点不同,有的...

  •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重点

    哲学的启蒙要求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它,它要求理论家不仅用哲学来研究生活,而且要用生活来写哲学。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辩证...

  • 笔记|教育哲学的研究重点

    本来苏老师晨读会第52期最开始计划阅读《德育原理》这本书,但是在对整本书进行翻阅后,找不到读后能记住的内容,于是很...

  • 重点

    在戈壁的公路上,车坏在一旁,一个老男人,坐着引擎盖上,看着天边的夕阳,染红了天空。熟练的点燃了烟,静静的,就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点1--哲学重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q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