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曲生命的挽歌——浅析余华小说《活着》

一曲生命的挽歌——浅析余华小说《活着》

作者: 知名作家编剧王梅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10:14 被阅读0次

    文/王梅

    编辑/席婕寒

    生与死,就像光明与黑暗,是人生的两面。

    生与死,也是古往今来艺术家们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

    中国文坛也有这样一部展现“生与死”的优秀小说,它就是余华的《活着》。

    余华曾就读于被称为“中国作家黄埔军校”的鲁迅文学院,是我的鲁迅文学院校友。

    余华曾出版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多部小说,《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

    《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等多个奖项和荣誉。

    1994年,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影《活着》上映,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并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

    小说的书名虽然是《活着》,却写了一个又一个死亡。而活着的人,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承受与至亲永别的痛苦。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徐福贵,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与磨难,历经数次生死别离的普通老人。他生命中的所有亲人,都先他而去。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小说以主人公徐福贵的第一人称视角“我”,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社会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和艰难岁月,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

    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各种苦难,到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福贵,和一头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以生动流畅的笔触,朴素真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大潮中,福贵及其家人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

    表面上在写一个普通老人的一生,实际上是用普通人的一生,来反映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

    而历史洪流的每一次微小波动,都会对普通人的人生,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作者以旁观者般的冷静笔触,用看透悲喜、善恶、生死的彻悟,教你珍惜身边的一切,告诉你活着的意义。

    一、浅析《活着》的主题:“生与死”、“苦难”

    ①“生与死”的主题

    “生与死”是艺术家们永恒的主题。

    死亡是生存的一部分。

    人从出生时起,就注定走向死亡。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是,每个人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选择如何活着?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或艺术家,有很多人都曾探索这个亘古不变话题:人为什么活着?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第一个从人的有死性和不死性出发,把死亡与真、善、美联系起来,从道德伦理上提出英勇地对待死亡。他把死亡看成是人的永生,甚至将爱欲之果看作是人的延续。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罗素在他的《人为什么活着》一文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这是他活着的理由,也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另外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道尔夫·欧肯,在他《人为什么活着》的书中,指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历史上很多位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曾探索过“生与死”的话题,但却没人能对“生命与死亡”给出确定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人,对“如何活着”都有不同看法与意义。

    那么,你是否也曾经问过自己,这个看似浅显又极深奥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余华在《活着》的自序中,也给出了作者本人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探索与解读。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做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韩文版《活着》余华自序

    “我认为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认为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

    ——日文版《活着》余华自序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

    人一旦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爱的人,父母兄弟姐妹,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我们在这世间难以割舍的羁绊。

    人生哪怕再苦再难,只要我们有人爱,也被人爱,就是幸福的。所以还是活着好。

    就如《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他一生中历经了太多次永别。最终,所有亲人都先他而去,只有一只老牛相伴。但他仍对老牛喊出所有已经逝去的亲人的名字。

    哪怕那些逝去的亲人,只是些残留的回忆,而这些已经褪色回忆里的小幸福,仍足以温暖他仅剩不多的余生。

    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②“苦难”的主题

    《活着》是一部多主题小说,除了“生与死”的主题,还有苦难的主题。

    我们看看余华自己是如何评价《活着》的。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中文版《活着》余华自序

    在中文版《活着》的自序中,余华提到,写作《活着》是想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余华创造了福贵这个人物,他就如那首英文歌中的老黑奴一般,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及常人难以承受的深重苦难,却没一句怨言,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余华想告诉读者的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与不幸。生命就是活着。就像余华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没什么比活着更快乐的事,也没什么比活着更艰辛的事。

    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二、浅析《活着》中的主人公:徐福贵

    《活着》中的主人公徐福贵是一个虽出身“富贵”,却历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人物。

    作为富有地主家的唯一少主,少年时的福贵,曾享尽人间富贵。他也曾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忍受过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艰难与困苦。

    当所有亲人离世,在夕阳中唯有老牛相伴的福贵,最终,活出了平淡如水的超然境界。

    写小说在塑造人物时,通常讲究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指的是主人公在小说开头时的境况并不好,后来通过努力,成功逆袭。

    比如:主人公原本是普通穷小子,生活穷困潦倒,后来通过努力,逆袭为成功人士,迎娶白富美。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喜剧结局。

    而《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塑造,采用的是相反的写作手法:欲抑先扬。

    主人公福贵在小说开始时,正处在他的人生“巅峰”与“高光时刻”。但随着他赌博败光家产后,他的人生也开始一路下滑,直至人生的谷底。所有亲人全都先他而去,福贵独自孤独终老,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这样的人生,显然是悲剧的。

    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别离中,福贵依旧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并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直至后来,他只为活着而活着,变得开悟、超脱而淡然。

    这样一来,福贵的结局,又让读者觉得似乎不那么悲剧了。

    福贵这个名字,显然寄托了爹娘对他的无尽祝福。希望他的人生中有“福”有“贵”。

    在福贵败光家产之前,他的确有“贵”,但却没有“福”。

    福贵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家中有财有势。加上福贵是独子,偌大家业的唯一继承人,包括爹、娘,怀孕的媳妇,以及老丈人等在内,无人敢惹他。

    但此时“身在福中”的福贵,却无法感知自己的“幸福”,更不懂珍惜身边的人,以及周围的一切。

    福贵上梁不正下梁歪,学着他爹以前的浪子样子,整天泡在妓院里又嫖又赌。直到他被龙二算计,把家里的田地、房产输了个精光。全家一夜之间从富有的大地主,沦为了身无分文的穷人。

    在福贵赌破产后,一家人不得不从地主家的豪门大院,搬进了茅草屋居住。气得岳父直接把他怀有身孕的媳妇家珍接走照顾。并且毫无意外地直接把他亲爹给气死了。

    败光了家产的福贵成了穷人,他的人生道路,也从此开始一路下滑。

    为了有口饭吃,能活下去,从前的“贵公子”福贵,低声下气去求新地主龙二,租了原本属于自家众多良田中的五亩地,从地主成了低贱的佃户。

    落魄的福贵倒也坦然放下贵公子的架子,穿着粗布衣裳,下田学着干所有脏活累活,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现在不得不耕田犁作。因为对劳作不熟悉,导致福贵弄的手上、身上满是伤痕。

    此时的福贵,虽然失去了“贵”,但却得到了更加宝贵的“福”。

    成了佃农的“穷人”福贵,一改往昔的坏脾气,变得孝敬亲娘,且加倍珍惜妻子,疼爱孩子。和从前那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贵公子”福贵,简直判若两人。

    他也真切地开始感受并珍惜,家人带给他的温暖与幸福。

    从前游手好闲的浪子,回头之后变成了靠劳动和双手赚钱,有责任有爱心的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

    可当福贵的生活刚刚走上正轨,他却在去给他娘抓药治病的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此杳无音讯。

    福贵亲历了内战,并且和同样被抓了壮丁的春生、老全成了朋友。

    但这段友谊也没能持续多长时间,老全在战场上被打死,春生也在战乱中和福贵断了联系。

    此时的福贵,既失去了“贵”,也失去了“福”。

    他不但一无所有,且每天游走在枪林弹雨之间,只是单纯地“活着”,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两年后,内战告一段落。历经战争的残酷和无数战友的死亡,终于从死人堆里“活着”爬出来的福贵,先被解放军俘虏,然后释放了。解放军不但放富贵回家,还给了他路上用的盘缠。

    这让福贵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且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福贵,开始加倍珍惜“活着”的时光。

    富贵回到家里才知道,因为耽误了给娘治病,他娘已去世。而女儿凤霞也在他被抓壮丁期间,在一次高烧后因为没钱治疗,差点死掉,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却变成了聋哑人。

    但至少现在一家团圆,心痛之余,福贵同时感到十分知足。

    富贵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村里搞土地改革,他刚好分到了之前租龙二的那五亩田。

    而龙二也因为是地主恶霸,被解放军枪毙了。龙二死的时候还在大喊,自己是替福贵死的。

    此时的福贵,人生中虽然依旧没有“贵”,但他的“福”似乎回来了。

    正因为福贵和他爹这两个败家子,接力败光了祖上留下的庞大家产,反而让福贵因祸得福,保住了性命。

    对生命与家庭倍加珍惜,且望子成龙的福贵,和妻子家珍一起,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有庆身上。

    为了让儿子上学,他甚至不惜把女儿凤霞给了人,凑钱送有庆去上学,期盼儿子能出人头地。

    不久,凤霞独自哭着跑了回来,全家才重又团圆。

    但生活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福贵和他的家人。

    后来,福贵和家人又经历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三年饥荒”等历史变革。

    常年辛苦劳作,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家珍病倒了。她得了软骨病,成了不能挣工分,也不能干家务活的“废人”。给这个灾祸不断的家庭,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祸不单行,县长的老婆生孩子时大出血,需要输血。血型配对成功的有庆,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而那位县长,竟然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被抓壮丁时的战友春生。

    “文化大革命”来了,春生在“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了。

    此时,福贵的爹娘、儿子都死了。妻子家珍也一病不起。把他算计到家破人亡的对头龙二死了。他曾经的朋友间接害死儿子的“凶手”春生也死了。在历史的洪流中,福贵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死亡。

    几年后,福贵长大成人的聋哑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二喜虽然是个偏头,却对凤霞宠爱有加。

    看到小两口恩爱非常,福贵和家珍也终于松了口气,跟着开心了起来。

    婚后不久,凤霞怀孕了。这让福贵再次感受到了人生中的“小幸福”。

    但这样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凤霞产后大出血,在痛苦中死去。

    福贵的一双儿女,都在医院中悲惨地死去了。

    儿子是因为别人生孩子,被抽光了血;女儿则是因为自己生孩子大出血,却得不到足够的血浆来救命。

    有庆、凤霞死后,福贵的妻子家珍不久也撒手人寰,只剩下福贵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

    几年后,二喜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惨死。

    福贵和外孙苦根同住几年后,苦根也因为肚子饿,又吃了太多豆子被撑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至此,福贵所有的亲人,全部都先他而去。只剩下福贵一个人,还在孤零零地活着。

    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并给它取了自己的名字“福贵”,一人一牛艰难而平静地活着余生。

    此时,处在人生的黄昏,跌落至人生谷底,且快到人生尽头的福贵,既没有“福”,也没有“贵”。

    但他承担了生命中的所有痛苦,依然坚持了下来,仍然乐观地活着。

    一生中经历过太多苦难与生离死别的福贵,早已大彻大悟。

    此时的福贵,“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结语:

    余华的《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与艰辛,更感受到了坚忍与珍惜。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幸福,推荐你读一读《活着》。

    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和曾经的福贵一样其实正身在“福”中,却不自知!

    愿我们活在当下,珍爱身边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便是对“活着”的最好诠释!

    作者简介:

    王梅

    作家 编剧,小说和剧本等写作课老师,20多年创作经验,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硕士,中国剧作家协会编剧培训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王梅写作学院创始人,该写作学院已经位列十大最具影响力专业写作训练班之一。

    电影获奖作品:

    电影《落霞》荣获2016年2月份洛杉矶独立电影节 最佳外语片 3月份印尼国际电影节 杰出贡献奖;《回暖》斩获2016年度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丘比特吉祥》获得2017年度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外语剧本奖;《请给我真爱》获得2017年度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外语剧本奖;2017年度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奔跑的云朵》2021年度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外语长片剧本奖(获奖);《鼓》2022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文化传承剧本奖

    纸质图书作品:

    长篇小说《青春通行证》、《阳光女孩》、《玫瑰玫瑰我爱你》、《男生女生》、《中戏女生》、《相约梦季》等。

    畅销书《从零开始写小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曲生命的挽歌——浅析余华小说《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qy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