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人,形形色色,运气好的话,这辈子我们会碰到好多有修养,识大体,自尊自爱的好人,并碰到乐于好善,助人为乐的贵人。运气不好的话,会碰到许多小人,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阻碍,引发自己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绪,包括郁闷,生气,失望,惆怅。你健康、长寿与否,就看你自我消化,自我过滤,自我和谐的能力。若自己修养底,悟性差,会有生病、早衰、甚至减寿的结果。所以平时多看书的原因,就在于提高对生活的悟性,提高对日常锁碎事情的理解能力。
碰上二弟媳妇,让我几天无语。
二弟结婚后,弟媳妇两年内生下两个男孩,孩子不到百天,就外出打工。靠妈妈一把屎一把尿把小孩哺养。俩小孩也真可怜,标准的留守儿童。生病发烧一次次,可没把老人吓坏,好在大姐二姐在母亲身边,一遇紧急情况,两女儿及时赶到,帮母亲送小孩去医院。母亲当时五十出头,尚算年轻,带孩子的同时,还种四五亩地,农忙收割季节,也多靠俩女儿女婿。我是三女儿,远嫁千里之外,平时只能给家里给点钱,以补家用。弟弟弟媳妇,也是两三个月给爸妈寄五百元,一年回一淌家。母亲在辛苦操劳中,俩小孩已悄然长大。
俩男孩十三岁上初中时,母亲提出自己年事已高,对孩子的学习实在无能为力,要求弟媳妇回家管孩子。就这样,弟媳妇回家了。
弟媳妇的回家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矛盾和是非。有些人能把自己活成一束光芒,照亮别人,温暖家人,开心自己。而有些人,则把自己活成一根刺,扎心他人,寒冷家人,伤害自己。弟媳就是后者。她回家后,打扮的花技招展,不关心俩孩子的学习,生活,精力放在低头玩手机,抬头照镜打扮,一天一套衣服,光艳照人,怨气和不满也飞天直射。对一天天年迈的老人横竖看不顺眼,十多年城里人啊,一回到乡下,有点憋屈,对老人,孩子撒气发泄,乌烟瘴气,让人难受。无奈,同一院子里,俩老人自开锅灶,各自渡日。大多数日子里,老人还得操心俩孩子的饭,孩子不吃饭,弟媳妇过得去,老人过不去,心疼难过,受煎熬的日子啊!
生而不养,怎知哺育孩子的艰辛和不易,而使女人缺少母性的光辉。对孩子言语粗鲁,弟媳妇的口禅一:儿孙自有儿孙富,何为儿孙做马牛。所以孩子的学习,能学个啥,就学个啥,并无任何要求。口头禅二:嫁汉嫁汉,吃饭穿衣。男人挣钱,理所当然交媳妇化。所以化钱没节制,浪费有余,节俭不足。家里仅全自动洗衣机三个,半自动一个。口头禅三:人吗,要有爱好。喜欢玩牌。棋牌室常客,动不动约麻友来家里玩,忙的不易乐呼,影响孩子的做饭,经常外面吃,成为习惯。打扮的光彩照人,对外人热情周倒,对家人冷漠,内外严然不同。在弟媳回家的第三个年头,爸爸就去世了,带着无奈,不舍和牵挂。
妈妈一个人,在弟媳妇的院子里,在父亲住过的小屋里,一晃三年而过。就是不愿离开哪小屋,那院子。任凭我们姊妹叫她在其他子女家里小住几日。
几天前,是父亲三年的祭日,我们姊妹们都去了,一家人和谐的烧完纸,并招待了村里来的人。客散后,弟媳妇把一大家子招集起来,说有话要讲:说母亲在她的院落多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