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51条——要使知识“活起来”。
知识不是为了存储,知识若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不能用来去获得新知识,知识就是“死”的。
让我们遗憾的是,教育实践中,学生每过一年,他的学习就变得更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形成这样的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脱离精神生活,脱离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所以,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儿童学习词语,要使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据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事物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并且深入思考这些细微的差别。
如果儿童对教师的话抱着冷漠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眼睛里渴求知识的火花,这种对词冷漠的态度,是教学中的一大缺陷。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在于,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教师要防止这种冷漠的态度,防止儿童那种黯然失色的目光。
因此,要把已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发展。获取知识,就意味着发现真理,发现因果联系及其他各种联系。就意味着解决疑问。关注知识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地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让学生一边感知教材,一边探寻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知识才会变成有意识地思考和被理解的东西。在讲课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正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头的“交集点”上,即意义联系的地方,特别注意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当教给学生新知识的时候,他们是从“知识仓库”的那些角落里提取和利用自己的储备的?在这些“监督点”上进行检查,是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如果已经查明有的学生在有些地方没有弄懂,有经验的教师并不重新从头讲起,而是在前面的“监督点”上去寻找“可疑点”,找到以后,再提出问题,以便使学生自己去抓住断掉的思路,使他们想起那些妨碍理解新教材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