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格简友广场散文
青砖黛瓦——我记忆中的老房子

青砖黛瓦——我记忆中的老房子

作者: 青青子衿谈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08:03 被阅读0次

夕阳西下,一缕昏暗的光透过糊窗棂的麻纸,慵懒地射向屋内。

屋内的陈设可谓古色古香: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八仙桌上还摆着一个麻姑献寿的胆瓶。炕头上有一组漆黑的炕几,地上同样立着一组漆黑的柜子。

网图侵删

我的童年有大半的时光是在那间屋子度过的。那间弥漫着历史味道的房间,就是我爷爷奶奶的卧室。其实除了那间屋子,整个院子也给我留下了不少回忆。

我是在山西的一个小四合院长大的。小时候,我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总喜欢手拉着手转圈,我们喜欢边转圈边朝着四合院的天空大喊:“飞机飞机下来吧!把我带到太原吧!”

这个四合院里住着好多人:我爷爷奶奶住东房,我家住南房,正房住着十爷爷和十奶奶,西方是十爷爷儿子的婚房。

这所老宅子留我的印象只有一个字:多。房子多,人也多。十爷爷的一大帮外甥经常回来看他们老两口,所以那个小小的四合院总回荡着欢快的笑声。

网图侵删

这座老宅子最吸引我的是门前那两只石狮子。石狮子的身旁总围着一些孩子,大家都喜欢在它们的头上摸一摸。

除了这两只石狮子以外,大门口的台阶也格外引人注目。每天进进出出的时候,我总喜欢一边走一边数数。

“一——二——三——四——五——”对于年幼的我而言,能把这五层台阶数下来,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我们这个大门的门楼也是别具一格的,上面用了好多雕着花纹的瓦片,听老人们说,这种瓦片叫猫头滴水。它们不仅能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还可以用来防雨。

网图侵删

想要进到院子里,需要走过长长的过道。我家这个大门道全部都是用青砖砌成的,地面上用的都是一块一块的方砖。大门正对面有一个照壁,照壁上刻着精美的砖雕。

每逢阴天下雨,我和小伙伴们总喜欢钻进大门道玩耍。这个地方可以遮风也可以挡雨,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灯。我常常幻想,如果大人们哪天往这里安个灯该有多好!

绕过照壁,就走进我们的四合院了,四合院里同样是用一块块青色的方砖铺地的。童年的我甚是不解,为什么很多人家盖房子都用漂亮的红砖,而我们这个院子只有青砖?

若干年后,当我遍访山西大院之后才明白:我们那个灰不拉几的青色院落里有很多山西特色的老物件。好几车的红砖估计都换不来照壁上那个精美的砖雕!

网图侵删

除了门口的雕梁画栋,老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园”。别人家的“园”可能是用来养花养草的,但我家的“园”却是用来养动物的。

猪呀羊呀,鸡呀狗呀,只要是农村一般人家养的家禽家畜,在我们这个“园”里总能找到。哦,对了,“园”里还有两棵碗口粗的枣树。

每到秋天,枣树上准会结满小灯笼一样的果实。微风一吹,那些红彤彤的枣儿就会在枝头向我们微笑。

网图侵删

记忆中的老房子,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不复昔日的风采。四合院的房子坍塌了一多半,“园”里早就没有了小动物的影子,只剩下那两棵孤零零的枣树在诉说岁月的沧桑。

这些年下来,大门口的五层台阶只剩下了两层。昔日威风八面的那两扇大门如今也变得摇摇欲坠,但那个照壁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不管它们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老房子依旧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砖雕!

相关文章

  • 青砖黛瓦——我记忆中的老房子

    夕阳西下,一缕昏暗的光透过糊窗棂的麻纸,慵懒地射向屋内。 屋内的陈设可谓古色古香: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八仙桌上...

  • 桐花落下,童年的回忆

    桐花落了,落在了房顶上,落在童年的青砖黛瓦上,落在老房子上,落在无人看守的庭院里。这记忆中的家,记忆中的童年的样子...

  • 青砖黛瓦

  • 青砖黛瓦

    “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是描写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的。 今天带朋友就到我家附近的一处近年才建筑的仿古的古色...

  • 乡间小院

    青砖,黛瓦,粉墙。 ​最向往的生活地方。

  • 二层青砖黛瓦小平房

    因为有经历,因为有情感,所以记忆才显得很宝贵。 记忆中的老家是二层青砖黛瓦的小平房。屋顶是瓦片遮阳,中庭是一层透明...

  • 青砖黛瓦马头墙

    向徽派建筑致敬!

  • 青砖黛瓦红灯笼

  • 青砖黛瓦吴家院

    吴家大院建于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由莱芜历史文化名人吴来朝第十世孙、翰林院大学士(待诏)吴钦登所建。吴家...

  • 路行

    苍山布雪,昼夜雨歇。 青砖黛瓦,烟炊雾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砖黛瓦——我记忆中的老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t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