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借用别人的嘴巴和思维而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利用别人的力量去试图改变自己的孩子,那是对孩子的尊严极大的打击和伤害,也是对孩子心理造成抑郁的根基和枷锁。孩子本该最亲近的人是父母,您怎么忍心让别人代替你而去做你该去做的事情?孩子的不足和错误中本来就隐藏着大人的错误点。如果不信,你可以从自己孩子吃饭的口味,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包括一些习惯,是不是和大人有着很相似的地方?这种无声的教育和引导在无意中就渗透了孩子的成长之中。所以,如果在孩子身上发现问题就应该先从自身去找问题,先从自身去调解,做改变。用我们没有知识水平的语言去教育人,说实话就不具备说服力,很有可能会让小矛盾变为大矛盾,因为孩子渴望的不是没完没了的语言教训,而是能入他们心底的关爱和感化。犯了错的孩子就像冬天里在外寻食的乞丐,他本身就已经瑟瑟发抖,“心”神不归位,如果路人给他当头一棒,他会感觉到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黑暗,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如果遇到好心人给他一杯热水,或者几句鼓励的话,就会感觉到一杯热水温暖了他的身体,鼓励的话温暖了他的心房,眼前一亮,他会意识到他寻找的不仅是充肌饥食物,而是往后的生存。一个原本的乞丐得到不一样的帮助,之后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去帮无数乞丐的人,这种人谈不上成才,但他是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是站在了人生的至高点,而是战胜了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关卡和困难之后依旧在笑。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爱被关怀。
前十年左右发朋友圈只是为了发泄心里的不快,为自己排忧解难。现在发朋友圈,很有可能我会屏蔽好多人,当然不会屏蔽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直亲,至亲,能助我成长的贵人都是我生命力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保留他们,是想让自己和他们一同成长,在这个繁华的人世间,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没有学识没有文化,光靠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在离开父母身边的那时起,自己注定就是流浪的孩子,从那时起,再也没有直接性的教育格言直击我的心头,因为那些最粗鲁最易懂的话只有父母在我的耳旁“唠叨”,离开父母也离开了“唠叨”。从此学着自己去成长,费尽心思去想别人所说过的话所包含的含义,把别人所说的话当成了自己成长路上必学的东西。在陪孩子成长的这一段路程,接触了一些文字,听到了一些让人能醒悟的语言,慢慢我在思考“善,德,行,性,才,识”之中的关系和意义。善靠行动去实现,才有了“行善”二字的说法。德靠点点滴滴的行为去积累,由此得来了“积德行善,行善积德”。世间万物皆有呼吸,有呼吸证明就是“活”体,既然我们都在活着,就不能做“活死人”,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不管是怎么样的想法和规划,只要离开“行动”,它就没有“活性”。没有“活性”的牲灵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敢爱敢恨有主见有脾气形成了“性”,在我们性格诞生的原基础上去做调理,去做修行,才能让我们的“性格”得到修行其远行的光芒。“才”是一部分人自带的财富,也是少一部分人通过“行善积德”得到的法宝。有德不一定有才,有才也不一定有德,这个时间“德才兼备”的收获并不多。有“德”能行通天下,德行天下名不虚传。有“才”能让万千人敬仰,才有八斗看透时间真相。我们在这个广阔的大地求生存,每个人都是以个体的存在方式而在寻觅着“主体”的方向,也就生存的生存的核心,通过“主体”核心在慢慢找到“大体”,也就是把自己融入社会,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都是合法公民,但我们的个“体”小的如同一只萤火虫,我们体积虽小不代表我们没有“光”,只要天下能有许许多多的“光”愿意聚集在一起,自然就会有由“微光”到“亮光”的演变过程。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还会因为自己“体”积小而自卑吗?因为本身受教育有限,这些只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看不惯的朋友请绕道[抱拳][抱拳][抱拳]
长大后,在求生存之余,用间接的方式学着原本没有学到的东西,虽然没看到自己的成长,但看到了自己的蜕变,在不完美中尽力的寻求完美,不是想让自己活的有多洒脱,而是在许多年以后我想留下点什么,只要活着,相信自己并不是“草”,而是会发光的“宝”……
这辈子,既来之则安之,哭着来到人世间,但我想笑着去闭眼,希望在下一个路口我们都能笑着集合,然后分享彼此的成就和收获,人生路上既然来了,希望我们都不要白来一趟!
一起加油哦!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