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毕业两年,朋友问,你以后就在广州了是么?

毕业两年,朋友问,你以后就在广州了是么?

作者: 侧福晋的王爷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07:31 被阅读0次

其实很怕自己的人生因此定型,总想探寻更多可能性,但探寻的成本,以及身边人因积累产生的收益,都时刻折磨着你

郑州 北京 天津 广州  这是我的城市

世界很大,心中也有很大的梦,如果能去探寻…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探寻有些盲目,离开一个地方一个公司,真的是自己按耐不住对外界的向往么?也许只是觉得这里不好,其实哪里都有好有坏,是不是更多的在于自我?

毕业两年,大学同学中发展的比较好的,更多的是在一座城,在一家公司坚持积累的,他们当初的选择又成熟多少,他们的公司又有多完美?是不是更多的在于自我的坚持?

我的经历告诉我

更多的尝试固然重要,他能帮你发现更多机会,但不在一个点持续投入,你甚至无法判断这是不是机会,一样会面临失去机会的风险。

所以,不能为了尝试而尝试,我们去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公司,是为了有更好的机会,更好的发展,这个才是尝试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尝试本身。

尝试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应该成为结果。

按照边际效应递减,当尝试到了一定程度,尝试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机会了,也许选择一个城市,一个公司,持续投入才是。

如果你像我一样,心中对这个世界有一股“气”,不想自己的人生那么快定型,总想探寻更多可能性

那不妨给自己一个期限,我给了自己毕业后的一年去尝试,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尝试不同的城市,行业,公司,但时间一到,你必须做出选择,聚焦一点,持续投入

如果现在回答题目的问题

我想,我会这么说

我会留在广州,现在的行业,公司,选择聚焦,持续投入

但会坚持几点认知

1.这是我尝试后的结果

2尝试与聚焦,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成长

3.留在这里并不是不去探索更多可能性,依然有方法保持对外界的好奇与敏感

4.保持发现新机会时果断选择的勇气

以上是对过去一个阶段的总结,可能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对话,当下一个阶段来临,我们还要思考新的问题,答案就在文章中,下次我会展开说,我写的不好,好在是自己的感悟,有心人会懂…

当你在一份职业中持续投入时,你的历史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经验,人际,上升机会等,都会在你做下一次选择时成为机会成本,那么,如何避免自己陷入机会成本的陷阱,如何在自己持续投入时保持对外界新机会的敏感?

下一篇文章再总结

相关文章

  • 毕业两年,朋友问,你以后就在广州了是么?

    其实很怕自己的人生因此定型,总想探寻更多可能性,但探寻的成本,以及身边人因积累产生的收益,都时刻折磨着你 郑州 北...

  • “工作以后就在没朋友了”

    来集训营的第一天,想着周日去约小伙伴,没有想到有的不回微信,有的借口推辞,大概上学和上班确实有很大区别,或许上班的...

  • 毕业季:自我觉知和自控力

    上个星期女儿的幼儿园毕业拍照,大班的小朋友毕业,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也一起合影。我问女儿:你会想大班的小朋友么...

  • 大学毕业,你真的够格了吗?

    每次毕业前,我都会问自己:“你真的够格了么?” 我很清楚,这个问题就算有了答案也不能改变即将毕业离校的结果。 毕业...

  • 简想1

    和朋友聊天,以前总会问“你以后要去哪工作/生活”、“你毕业了在国外待着还是回国?”、“你会一直在北京待着吗?”……...

  • 想回却回不了的地方—涉外

    想回却回不了的地方 毕业一年多,离开学校之后,就在郑州—长沙—广州工作着,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一定会问同事朋友,附...

  • 成为教师后,我不敢在亲戚们面前说我的职业

    毕业前,亲戚长辈们总会问,你还有几年毕业呀?你学什么专业啊?毕业以后是干什么呀? 他们问啥,我回答啥。 而现在,他...

  • 从辞职看出一家公司的文化

    毕业以后,从事过多份工作,经历过几次离职,很深的感触是,少有公司能跟离职的同事好聚好散的。 离职以后,还能做朋友么...

  • 我在广州四处借住求职的日子

    “你看看有没其他朋友借住几天吧,我这里毕竟是宿舍,也不好跟舍友交代。” 两年前毕业,我满怀期待的来到广州。 单纯的...

  • 大龄剩男比剩女恐怖

    同事问:思童,你爸妈催你找男朋友么? What?你说啥?我啊!没啊!估计用上催这个动词还得个几年,况且我还没毕业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两年,朋友问,你以后就在广州了是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bk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