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朋友聊天,说到不少新媒体大V是传统媒体出身,风光的背后是多年创作经验带来的原创内容生产优势。
年少时喜欢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人到中年却笃信曾国藩的日拱一卒。
今天想分享下打动我的三个故事。
一、探险家
有两位出色的探险家,一位叫阿蒙森,一位叫斯科特。1911年10月,两支探险队差不多同期出发,希望自己能成为现代历史上最先抵达南极的人。
结果斯科特所带的队伍全军覆没,5个人全部命丧他乡;而阿蒙森所带的队伍,成功到达南极。
两个人的最大区别是,阿蒙森在几乎所有细节上做了更详细的规划,更认真的准备,特别是在每日行进里程上,阿蒙森有非常严格的纪律,严格的规定,无论天气多恶劣,都要按照预定距离努力接近;天气多好,都不多走,尽量保持每日行走的里程的节奏基本一致,既日行20英里。而斯科特却在天气好的时候,带队猛走,天气恶劣的时候,几乎没有移动。
12月初,斯科特在日志中记录下了被暴风雪阻拦时的情景:“我不相信任何团队可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继续前进。”但是,阿蒙森却这样描述与斯科持笔下相似的天气:“天气恶劣——暴风雨、漂沙、冻伤,但是我们距离目标又前进了13英里。”
按照罗纳德·亨特福德在《地球尽头》一书中描述的,斯科特在在6个大风天中寸步未动,而阿蒙森在同样的15个大风天中前进了8天。阿蒙森以合适的速度抵达了南极,平均每天15.5英里。
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二、作家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到,他每天必做两件事,就是跑步10公里和写4000字,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每年都跑一次马拉松,总共跑了33次。
三、普通人
大家可能觉得探险家和作家离我们太遥远,我的朋友艺博曾经这样写他的生活:
从2018年12月份快走,到2019年三四月份,体重都没有太大变化,一个月小几斤的掉,到六月份的时候,突然就瘦到自己都震惊了,这个过程其实一直有细微的变化,只是因为太过细微,没有感受到,累积半年的时候,大的变化就来了,手腕都细了,
公众号粉丝量,从0到500人,用了279天,从500-600,只用了21天。
后来我理解的[长期主义],就是一个正确的细微动作或改变,持续去做,加上时间这个变量,一定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再加入“效率”,正确的细微改变动作+时间+效率,非线性成长就有了。
攒能量的时候,“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有效率的时间。”
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每日积累,然后,静静等待时间的回馈,见证复利带来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