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作者对于收藏品的喜爱,这一节也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几种收藏品的升值幅度 —— 是为了体现复利的威力,不赘述。
而上一节说到,利率是和跨期消费的权衡有关:
在利息理论的范畴内,消费的选择不是甲、乙物品而是时间的先后。同物品但不同时间,可以看为不同物品,所以先后是另一类不同的甲、乙物品的选择。早消费比迟消费来的贵,而这提早之“贵”是相当可观的。
换个角度,物理形态可能还是那个物品,但是场景不同,情境不同,也就突出背后的人及需求不同了吧。
而这个“贵”如何体现?或者说,消费的跨期选择和利率联系在一起,如何实现均衡?
从消费的角度看,依照费雪的理念,消费的早或迟是两种不同的物品,较早的比较迟的可取。这两种“时间”物品之间可以汇出一条等优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也是内凸的,而其弧度代表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时间替换意图(marginal time preference rate)。物品是较早或较迟的选择,而且市价就是市场的利率了,在均衡点上边际时间替换意图与利率相等。
相应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曲线是否终生不变么?
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其消费的意向可有转变,而人与人之间的平生消费意欲图案(time shape)不一样。
因此,随着年龄的变化,这个消费的选择中会有两个“转变”:
- 在同一等优曲线上,同一物品,不同时间,也应看做不同物品;
- 随着时间变化,等优曲线也会发生改变;
这带来一个问题:
- 如果最初选择了储蓄,可能是在少年,依据当时的等优曲线;
- 到了年老,可能觉得不必要了,所谓物是人非 —— 但这能说明当初是错误的决策么?
- 不能,因为曲线可能都已经变了;
- 不过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定义问题的框架,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不管如何进行跨期权衡,消费总归是受制于财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职业选择:
费雪的答案:选择职业的准则只有一个,那是财富(wealth)最高的职业。
费雪之见,是无论一个人对自己的平生消费意欲的图案,是选走李太白的路,或是齐白石的路,或是平平稳稳,又或是上落上落,这个人的职业选择是不应该(也不会)受到该职业的平生收入图案所影响。
前提是什么?
是借贷市场的存在,也就是财富足以进行定义的情况下:
这是因为有借贷市场,选择职业的人可以先使未来钱,先借用而后归还;又或是先借出去或投资于什么长线债券上,到老来收入大有可观。
费雪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只要选择收入折现后财富是最高的职业,然后在借贷市场调整,选择任何一种平生消费图案,你的平衡消费都会是最高的。
结论背后也暗含了两个假设:
- 没有管非金钱收入,这里的财富还是折现的现金流;因此,财富最高,和年金收入最高等价;
- 没有考虑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的情形。
不考虑财富传承,在这种收入消费两分法的情况下,作者提出了另外几点含意。
第一个是利率、金融的作用,及“成本以上的回报率”的含意:
(一)比较歌女与医生这两个选择吧。早期收入歌女的较高,医生的较低,而因为利息率是正数,同样的收入较早的折现后财富较高。要是歌女一生的总收入与医生的总收入相等,那么财富一定是歌女的较高,选择此职理所当然(这里不管非金钱收入)。
如果职业的投资有成本,那么减去成本,我们还有一个使歌女与医生的财富相等的利率,这个利率是费雪发明的,有个名堂,叫做“成本以上的回报率”(rate of return over cost),是作为两个投资选择的分界:市场利率高于此选甲,低于此选择乙。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呢?还是因为,资金的代价,利率,决定了人生的现实选择:
在贫困之邦,卖笑的少女比较多。
经济增长有了成就,借贷市场的高息再不普遍,费雪的“成本以上的回报率”变为高于利率,年轻人的求学意向于是变得普及了。
这种选择:
- 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另一个角度吧;
- 再次说明了真正的普惠金融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个是如何处理非金钱收入。
(二)非金钱的收入当然是重要的考虑。
处理非金钱的收入不容易,但有两种方法,老师阿尔钦(Alchian)喜欢用“功用”(utility)来量度。。。
我个人喜欢用的方法比较简单。。。非金钱物品(non-pecuniary goods)可用金钱物品(pecuniary goods)替换,在边际上求得非金钱物品的金钱所值。不容易,但在边际上可以做到。
没有市场不会有利率,没有利率算不出财富;父母的爱不能在市场成交,因而不能以财富量度,虽然那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物品,在边际上可用金钱物品替换。
所以,处理的方式:
- 是通过其替代品来衡量,也算是部分的包含在了财富考量之中 —— 毕竟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但是
- 也只能个案分析,无法折现加总而考虑了。
最后一个相对宏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话题。
(三)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行发展的经济发展学说。。。
费雪之见,是急功近利,如果能带来较高的财富,攻之为上也,这是因为财富较高,再投资会带来长期的较高总收入,而这是代表着较高的经济增长了。
不考虑政治因素,这个肯定是正确的 —— 背后肯定是比较优势等的支撑,不然怎么积累财富?但现实世界的国家选择,或者说可选项,确实复杂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