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充实的一天,虽然主要的任务基本都没有完成!蜜汁自信啊。
但是昨天确实有不小的收获,尤其是方法论一类。
对之前零散的project项目进行了整合,把比较重要的project都建立了单独的笔记本,然后添加到project检视表。这样的话,从原来的单独检视变成了现在的一同检视,速度变快是一方面,核心是可以对全局变量有把握。可以认为是一种升级。
这几天大量的接触“主题阅读”这个概念,之前只是听说,现在明白我当初为啥有种瓶颈期的感觉,原来自己一直在门外徘徊,其实再往里面走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but,这是一个明显的伪命题,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一次的成功只是瞎猫逮到死耗子,考虑到自己不是一个善于分析现象的人,总结经验教训不是我的特长,领会到这个层面不知道猴年马月。
回想起来,自己在19年有一段时期,集中阅读了一次对流沸腾的文献(气泡动力学,老师提供的)对我帮助很大,那其实是一次契机,没有它做积淀,不会有后面的ATE文章,不会有自己的对气泡动力学的理解。原来“主题阅读”就在身边。
另外,第一次做了时间轴记录,就是某段时间做了什么,我在evernote里建立一个新模板,可以用不同颜色来增加辨识度,晚上发现一个惊天秘密,时间都用上了,但是,todo list 里有一半的任务没有完成!!!
这就需要我好好分析了。我计划的时候是考虑了工作时间的,任务量饱和度一般,不会做不完,仔细一想,是我总被新到的任务打断,而不是把他们排进backlog里,直接开始上手了。
所谓紧急任务取代了重要任务,没有分配好精力。可能还是对自己太自信了,高估了自己时间调配能力,忘了一个事实,这方面我的能力基本为零。。。
昨天还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就是inkodo手写笔记app,因为要逐步取代onenote,因为其有限的同步速度和启动速度,加之,有些情况需要手写笔记,一个轻量化的笔记软件是必不可少的,起先看到推广nebo,被他的即时手写转化功能所吸引,但是nebo不能下载,偶然在知乎上看到inkodo的推荐,试试就下载了。效果很棒,启动快,缩放响应快,笔记字体美观,插入功能完备,从第一次使用的角度来讲,至少8分,推荐。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