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冷思考为自己发声你不知道的90后
上大学,是为了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上大学,是为了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 驴子自驾游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1:36 被阅读31次

    “我非常明白我是没有智慧的,无论大小都没有。那么神为什么要说我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呢?神不可能撒谎,否则便与它的本性不合。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就去寻找世上比我更聪明的人。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话。于是我就找市场上的每一个人谈话,皮匠,铁匠,木匠,花匠。我也找诗人,演讲家,政治家谈话,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在每一桩具体的事情上都不如这些人,我是个无知的人。可是我得求知能力,却是那些人有所不及的。这便是神谕的真意思。雅典人啊,在阿波罗神庙的三角楣上镌刻着这句神喻:认识你自己。这便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意思:我生来就是无知的,可我有不断求知的能力,这便是我的智慧。”——苏格拉底

    引用苏格拉底的话,并不是要说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或者预示自己将来可以有一个伟大的成就,而只是希望自己可以真真正正的从心底出发,去认识真实的自己,然后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踏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直以来我都不相信所谓的命运,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是否去努力去尝试去坚持;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也取决于他内心是否光明是否乐观是否淡定。

    在我们失败的时候,如果一味的气馁,一味的责备他人而不是寻找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而不是寻找自己的原因所在,而不是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吸取经验,那么注定一世无成;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轻易地被困难吓倒,轻易地放弃,而不是学会坚持,咬紧牙关挺过去,那么你终究迈不过那道人生的门槛,殊不知,人生当中最大的敌人,也就是最高的门槛就是自己。倘若你可以跨过心中的那道坎,选择相信自己,选择勇敢地走下去并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那么在不久的明天,你可以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大学的生活学习中,每一个人会有迷茫。

    曾经的我迷茫过,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得自己在大学中绽放不一样的色彩,才能使得自己在将来的道路上谋得一席之地;

    曾经的我痛苦过,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坚持自己的坚持,以至于不用走的越来越远,迷失回家的路;

    曾经的我无奈过,因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生活还是感情都陷入孤岛中。

    我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永远坚持下去的理由,一个目标,一种动力,可是经过许久时间,依然没有任何结果。虽然现在的我可以有所坚持,有所动力,有所目标,但还是觉得不够,有时也会被琐事缠身,有时也会被自卑感深深羁绊。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奋不顾身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直至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小时候学到周恩来总理的那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为触动,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他做到了,也做得很棒,成为一代总理,人民心中的好总理,伟大的总理。虽然自己也只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山村小孩,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别人嘲笑与否,我都要带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带着自己的信念出发。

    说到自己所坚持的应该是那一份驱动自己前进的信念。而这份信念可以说就是自己的座右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也希望这句话成为自己这一生的信念,更希望自己可以用一生来践行自己的信念,无论自己是富裕还是贫穷,保持着那一份可以用一生来追求的信念,争取做到无怨无悔。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出自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是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

    (1)格物——调查研究: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实事求是,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辩道理。

    (2)致知——认清本质: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透过表面现象清晰事物本来的是非、美丑、善恶,而不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

    (3)诚意——意念诚实: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

    (4)正心——动机纯正:就是要除去各种不良的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心灵的安详。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

    (5)修身——提高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陋习,才能为别人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经营家庭: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他人。一个家庭后院经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业和国家呢?

    (7)治国——以德治国:以至善之德教化百姓,使百姓除旧布新,日新又新。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天下太平: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只有实行坦诚至公,以德为本,才能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而概之的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他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当然由于它产生于春秋战国交届的时期,受了宗法制度的影响很大,但是现在其积极的部分人们领会的主要内涵。

    对于人之是善是恶之说,先贤有两种说法,一为性本善,一为性本恶。谁对谁错,只是个人理解的问题!

    人之生来是为恶,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修身养性!不断的让自己少犯错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犯错是在所难免,不必苛责!

    人在青年,有两件事情需要做,一为修身养性,二为收敛!至于齐家治国,却看日后你的造化!

    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静”、“忍”。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一个“忍”字。如,诸葛亮即有“非静无以成学”、“宁静致远”等,而曾国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的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而要“修”要“养”,就首先要能“静”能“忍”,否则,心浮气燥,如何修得下去,养得起来?

    所以,古人说:“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万事忍为上”等等。足见“静”、“忍”的重要。

    对于我们来说,修身养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做得比较到位的话,那么可能我们就没有朝气了。但是修身养性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境界。所以我们需要向着自己的信念出发,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大学生活,简单点说就是三分平淡三分精彩三分无奈还有一份骄傲与自豪。现在的生活也已经开始进入正轨,虽然有时候会为学习、工作、感情等纠结,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知足,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咬紧牙关挺过去就是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多用心去努力就是了,遇到感情上的困难,放宽心就是了,遇到生活上的事情,勒紧裤袋少花点就是了。现在所做的一切,所忍受的一切,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走上自己的舞台做准备,奠定基础,没有什么不值得的。

    那么要彻底地认识自己,我觉得要看一下自己这二十年来所走过的路,自己这二十年来的成长之路,自己这二十年来所坚持的梦想。挖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长处,坚持下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满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大学,是为了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gz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