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成龙的老电影,《笑拳怪招》、《醉拳》、《蛇形刁手》等,不禁有感而发:不被好莱坞看好的一招一式型的中国式武打电影,真的没有观赏价值吗?
之前我也是看不起这种打法。真正的实战场景,哪有什么一招一式?一个拳头出去半天不收回来,是不是傻?等着被对手挨打吗?就应该像李小龙的电影一样,一拳一脚一吼,一招就把对手打趴下,那才过瘾!
不过现在,我改变了这种看法。正所谓很多事情,存在即合理。之所以认为不合理,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对。想想,现在的武打动作电影,华丽是华丽,但是看完之后除了很爽之外,就没留下什么然后了。
但是,成龙时代的武打电影,他的一招一式虽说在现实场景下不太合理,但是,从人体运动学的角度讲,还是很合理的。
他的一招一式,都是建立在人在遭遇攻击时的合理反应基础之上。一个正常人在遭受攻击时,要么闪躲,要么格挡,要么被击中。而这些闪躲、格挡以及被击中后的反应,可都是符合人体运动工程学的。
这种人体运动工程学对学习传统中国武术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学习传统武术的人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么打?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我们通常说的“一招两招”,到底怎样才算一招?是一个动作就算一招,还是几个动作合起来算一招?答案是:从第一个动作起,直到把人打倒,加起来算一招。
举个例子。如果出一拳就能把对手打倒,那一拳也算一招。但是如果第一拳是虚招,是为了让对方头往左闪,而你紧接着一记左摆拳将对手打倒,那你这“直拳+左摆”就算一招。另外,还可以衍生更多复杂的招式,一般前面的动作都是为后面的动作做准备的。
但是,这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虚招,而最后一个动作才是关键动作。另一种是实招,就是从击中对手的那一个动作算起,后面紧跟着的所有动作,直到把对手真正打倒在地的最后一个动作,都是同属于一招。
这就很好理解,在没有对手给你练的情况下,你一个动作出去,对方会产生什么样的动作都不知道,是左拐,右躲,前倾还是后仰?你都没有概念,可见,这种训练会有多痛苦!
但是老动作电影就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参考。一拳出去,一腿过去,对方什么反应,下一个动作打哪里要怎么打,才能打中或打倒对方,一目了然!这是一部部典型的防身术教科书啊!
那么,现在再来回答所谓“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么打”的道理。传统的武术动作套路,或者说“招式”,都是前人在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能把人打倒的最快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动作组合。也就是说,照着这几个动作去打,按照人体的正常反应,对方一般都能倒下。
如果最终没倒下,要么你力道不够,要么对方反应比常人更敏捷,要么对方提前知道了你的套路,而做出了非正常反应,等等。总之,“招式”也是属于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动作组合,不是每次都能生效。所有招式到最后的最高境界,都是:随机应变,以无招胜有招。
但是,“无招胜有招”是“有招”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无招”的指导思想,不要本末倒置,认为一开始就可以不学招,就可以“天下无敌”了!科科!做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