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92c9d63ab867c6c3.jpg)
提及唐僧西天取經,不論是百歲壽仙還是不滿六歲玩童,都能略曉一二。但陪唐僧西去印度取經的殉道者曉其人士恐怕不多,賽圖拉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其地名賽圖拉鎮之由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a92994ae673a36ea.jpg)
但偶不是專門介紹此地名、人名的,而在這里曾經有一個著名哨卡。此卡距皮山縣424公里、海抜3800米,是古絲綢之路南方交通線,前往印度必經之路,也是英殖民者妄想的控制南疆的戰略要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13109766fd7aecbf.jpg)
哨卡最早追溯到1877年,左宗棠收復南疆後,100余清軍敢死隊騎著駱駝、馬匹,帶著糧草、柴火,歷盡千難萬苦,跋涉到賽圖拉,與當時群眾聯手,拉運土石泥土,修建軍事哨卡,承擔著我國西部邊關喀喇昆侖山的守防任務。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10780a326f255c00.jpg)
這里還留下了許多感人傳奇。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3月,我二軍五師十五團特務連進駐哨卡時,這裡還駐守著一個班的國軍士兵。4年沒見到來人換防的國軍士兵看到解放軍第一句話就是:“哎呀,可算有人來換防了!”又看著解放軍士兵的軍裝說:“唉,怎麼又換裝了啊!”看著一身破爛的國軍,解放軍戰士流下了眼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cad59395407df2b5.jpg)
哨卡遺址是個四合院建築,東南北三方都是大河灘,陣地高出河灘10幾米,南面是大山流下的小河,东南北三方都是大河滩,哨卡300米處有個小峯哨樓,呈六角形,近7平方米,地理位置險要且優越,瞭望全境。哨卡墙壁密布射擊孔,院子足有足球場大,地上殘留些許馬桩頭,那是當年邊關軍人拴軍馬和駱駝用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371ce826f3be94fb.jpg)
哨卡官兵一般一年換防一次,換防到葉爾羌城休整。哨卡周圍還有不少墓地,都是犧牲的代代守防官兵。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324eb469f6acc92f.jpg)
這里已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少愛國人士前往緬懷,洗禮靈魂,淨化思想,激發再出發動活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d80cafebdc64ce8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6027/d9b7ff312c4a9c7c.jpg)
文圖/魏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