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最该感谢的到底应不应该是贫穷?

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最该感谢的到底应不应该是贫穷?

作者: 实梦阁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7:33 被阅读13次

1.

又是一年高考录取季。

新闻又报道出不少贫困人家的孩子考上中国一流学府的消息。例如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在工地上做工的崔庆涛,例如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之后写了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的农村女孩王心仪。

崔庆涛说,他不少同学高考后都会去工地打工,这很正常,只是他被报道出来了。其实,他之所以被报道出来,是因为他拿到的是中国最牛叉的两所大学之一的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其他不知名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首先,他们要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智商。

以我们普通人的智商,如果用尽全力,每天什么娱乐都不搞,睡眠时间压缩到最少,努力三年,并且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琐事都由父母代劳,集中时间学习,可能可以考上985或者211的大学。但是,要考上清华北大,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北大以文科为主,死记硬背的东西相对容易一点。要想考上理工科为主的清华,数理化对智商的要求更高,重复性的训练对于理科高分来说,作用稍小,因此想要考高分更难。

我就读的初中是一所学业负担很重的学校,这在很多人看来无法想象,因为很多地方的初中都非常轻松。

我有一个女同学,她很想学好,只是可惜人生的笨了,初中就累的昏倒,还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就这么努力,依旧无法考上本市最差的高中,只能将户口转到农村,这样才有读书的资格。

后来她高考也只考了三百多分,不过她自小目标明确,读高中也是为了她的目标,然后利用她父亲的关系去了她心仪的学校。

所以,就算一个普通智商的人足够努力了,要考上清华北大,还是很难的事情。很多人复读几年,成绩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这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第二应该感谢的是足够好的健康条件(包括心理素质)。要知道,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智商不加分,只能靠拼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时间会占据体育运动、正常休闲和睡眠的时间,长时间压力巨大的学习,会导致人的精神和心理出现异常的可能性增加。这时候,拼的就是健康了。

2.

我看到有一个孩子考上好大学,感谢贫穷,其中一条原因竟然是,贫穷使他与智能手机,各种游戏、玩具、娱乐方式无缘,没有这些浪费时间的东西的骚扰,他可以专心读书,最终考上好大学。

这个孩子需要靠这种外界的极端的艰苦环境才能让自己有所自律,那么,当他上了大学之后,极端环境会缓解,而大学中也不必要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那么他要如何自处?

而他一旦走上社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没有外界环境再帮他自律,他自己毫无自律的能力,那他会怎么样?

他在高考前所走的路,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道路,相当于只专心于死读书刷题。这种方法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是可以有效的。但是长此以往,对人的前途却并没有帮助。

因为贫穷压抑所以不得不安心学习,一旦外界限制解除,可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而这种长时间的压抑,可能给心理造成了潜在的伤害。

学习,并非是自己自愿,而是没有其他的路所走而进行的破釜沉舟拼死一搏。其人本身并不爱学习,那么,在读书这条路上,他注定无法走的长远和优秀。

而他没有机会了解外部真实的世界。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就算读了大学,因为眼界的局限性,也会走很多弯路,在工作发展上会受到很多限制。

或许有人要说,这样贫穷家庭的孩子,只要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就可以改变命运,还谈什么其他的?他们没那么多奢求。

但是,读书,除了拿到文凭作为背书之外,最重要的是开拓眼界,启迪思维。否则的话,农村的孩子想要跳出农门,来城市打工就可以了。只要有一技之长,赚的钱远比大学生要多。例如装修工人,现在的工资就相当的高。

将考大学的时间用来学习任何一门技术,那水平必然可以在同类人中出类拔萃。

或许有人要说,体力活太累太苦,伤身体。可是现在的办公室白领所承受的压力对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伤害不会比体力活更少。现在的白领看起来社会地位高,只是,如果赚不到什么钱,过年回乡的时候寒酸,一样被人瞧不起。

3.

我前面在介绍王心仪的时候,特意介绍了一下她是农村女孩。因为在农村,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家庭,一般不会给女孩子读书的机会,尤其是在家里男孩子读书成绩并不太差的情况下。女孩子是用来嫁人换彩礼给兄弟结婚用的,女孩子是赔钱货。

所以,王心仪应该感谢的,除了她的智商和健康之外,还有她母亲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

再其次,深入研究王心仪的背景,发现她还真该感谢贫穷,因为她很可能是因为走的特困生减分的路子,才能进入北大。

相对最平等的高考,因为不同地域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在这里,又对人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心仪的分数,如果她是北京考生,分数超过了录取线二十多分,她完全可以正常进入北大,好专业随便选,根本不需要学的理科,却只能读文科的专业。这只是因为北大在她当地的录取分数线她尚且达不到的缘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还该感谢贫穷吗?同样的分数,只是因为所在地域不同,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那该感谢什么?

本人不幸生在全国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几个省份之一。高考招生录取是按照省份来划定人数,最终确定当地的录取分数线。

可能本省农村里的学子们生活太苦,又有足够的上进心想要改变命运,因此他们竭尽所能的刷题读书。甚至听说有些特别厉害的高中的宿舍一张床睡两个人,前半夜睡一人,后半夜睡一人。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用十分艳羡的目光看着那些家里有钱可以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同学,他们可以逃避高考的痛苦。当时,特别希望本市能成为直辖市或者高招单录,这样录取分数能够大大降低。

刷题考取的高分,到了大学中,就好像强弩之末,可能并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个我是有亲身体验的。

我大学的一个同学,来自贵州,以比我低三十多分的成绩进入本校。本来以为她成绩不行,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她的优势就立即涌现出来,成为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而我们来自本省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上,没有任何优势。

现在都喜欢谈阶层固化的问题。说是富裕阶层的孩子们,根本不把时间用在刷题这种无意义浪费时间的事情上,而是真正的进行素质教育,开拓眼界,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的孩子,将来无疑可以做出更大的事业。

对此,我深表赞同。

人生,最珍贵的莫过于时间。富裕阶层的孩子们,将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中产阶层和底层的孩子们,只能将时间浪费在刷题上。

如果不靠文凭背书,如果不需要文凭来改变命运,换取一个好工作,有哪个家长会不支持素质教育,会不支持减负,会愿意让孩子放弃体育运动,放弃健康(最起码是视力上的),去整天刷那些毫无意义的题目?

4.

说到贫穷,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前文提到的崔庆涛和王心仪,家里都有三个孩子。现在城市里的所谓中产,哪一家敢生三个孩子而能不贫穷?

所以,他们的贫穷生活,是他们的父母自愿选择的。而她所要感谢的这种贫穷,是指的她父母的选择吗?

城市中产将所有资源都投注在一个孩子身上,这个孩子必然是站在父母的肩上,他的起点会更高。

农村孩子父母总有一种思想:孩子越多越靠的住。这是历史上长时间的贫瘠、疾病、灾荒以及战争留在这些最朴质的没有什么独立想法的父母心中的一个烙印,这只不过是抵御风险的一种方法。

最极端的是有个农村父亲把生孩子当投资,生十几个孩子,希望有一个孩子出人头地,就可以带着全家发达。结果这个家庭最后四分五裂痛苦不堪,不要说出人头地了,甚至是坠入更深的深渊。

这个父亲不懂,任何投资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丝毫不付出任何代价,只想着天上掉馅饼,碰运气,怎么可能成功?

虽然无数次的重复可以使成功几率增加,但是如果一件事每次成功的概率是0,那重复又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个任何事情都要集中投入优势资源来获取回报最大化的时代。分散投资反而会导致失败和碌碌无为。

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获取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多的资源和帮助,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虽然也偶有成功的,但是,那是因为他们的人口基数足够大。而任何时代和国家喜欢讴歌和报道的,总是最稀少的事件。

5.

十八岁的王心仪还是一个相当稚嫩的女孩,还没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她的思维还不可能企及五光十色的一二线城市的成年人的高度。

贫穷曾经毁灭了多少人,这个也有无数人进行过论证,根本不用多谈。人只有在成功之后,才会感谢曾经的苦难。没成功的人,就死在苦难的坑里。

所以,王心仪的《感谢贫穷》,只是一篇鸡汤。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讨厌鸡汤。为什么?因为鸡汤十分的不现实,按照鸡汤来搞,可能最后未成功先成仁,成为了《癌症XXX临终启示,别把最好的放在最后》的主角。

但是王心仪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是十分需要这种鸡汤的。没有这鸡汤,她无法坚持下来,就只能永远留在贫穷的底层环境之中了。

虽然拿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但是这个女孩的将来,依旧还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考验。

媒体为什么特别喜爱报道这样的新闻呢?因为这样的新闻可以给人希望,非常励志,可以减轻人的精神压力,而大家都很羡慕能到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进入顶级学府的人。

但是,说点现实的话,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个贫穷家庭出身的人来说,未来是否就能够一片光明,还差的很远。想要真正改变命运,还需要所学专业适合社会发展,有足够的天赋,以及相当强的社会能力。

否则的话,她毕业之后只能进入一家一般的单位或者公司,过起繁重的加班生活,本来跳出农门也能岁月静好,只是魔都的房价却会让她压力山大。可能,她的生活远不如那些出身城市普通中产,读了个普通大学的孩子们过的舒坦。

不过,对于出身贫穷的孩子来说,这样其实已经足够。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实现了阶层跃迁,他们为他们的子女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人生。

苦难确实可以磨练人,加快人的成长速度,增加人的认知能力。有句名言:“打不死我的,都会使我强大”。从这个意义来说,王心仪可以感谢贫穷。

但是,有多少人被看不到希望的苦难彻底压垮,人生坠入烂泥中,再无翻身的希望。所以苦难尚需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辅助。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感谢苦难,是我们在苦难中能够撑下来的信念支持,也是成功之后值得夸耀的资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最该感谢的到底应不应该是贫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m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