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华杉讲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朱熹注解说:“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只管人事该怎么办,对那不可知的鬼神,敬而远之,别为鬼神所惑,就是知。
程颐注解说:“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
这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儒家的“如有神论”,说有鬼神,没证据,所以存而不论,假如他有,我敬他,严格自律。但是,我并不认为鬼神能给我带来什么祸福,祸福都在于人事天命,不在于鬼神。
《左传》有言:“民,神之主也。”人民比神大,鬼神之祸福,基于民意之从违。天命也好,鬼神也好,都基于民心。所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这种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论语正义》考证,从夏朝开始:“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一句话,你只管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就是知。
樊迟接着问仁。
又是一个大题目,但老师答得更具体。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句话呀,恐怕又是针对樊迟说的。先难后获,三层意思:
第一层,简单地说,是先干活,后拿钱,就是仁!你先把责任承担起来,把活干了,再想获得什么回报的事。
第二层呢,要求更高,就是冲锋在前,领赏在后。难事你争先,评奖金的时候你躲在后面。
第三层,做事的时候别老惦记着回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全力以赴把责任承担起来,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这就是儒家价值观: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你先让人民富起来,再使唤他们。
员工要想着先其事后其食,老板要想着先其食后其事,后其事之后还加其食,这就是儒家的“劳资关系”——劳动模范和最佳雇主的关系。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当世中国的最佳雇主,我的好朋友,他跟我说了一句话:“对人一块一,对物九毛九。”意思是说,一块钱的东西,我砍价到九毛九,它还是一块钱的东西,价值不变。一块钱的人的服务,我砍价到九毛九,人家心情差了,服务价值可能打折,我不砍价,我给他一块一。
圣人之道不行,就是因为人们拿那镜子都去照别人,不照自己呀!
正解
人们都希望别人作圣人,自己就可以占便宜,而不希望自己作圣人,那样会多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