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求存教育没有出路1

作者: 安定区张虎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21:58 被阅读0次

            教育其实质只为求存,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是如此。

            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下的教育,学子们读得无非都是四书五经,这只不过是国家的求存行为,只有所有人读了四书五经,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使国家长治久安。学子们读四书五经,便有可能飞黄腾达,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你若对科技感兴趣,对不起,那只能是业余爱好,对自己的生存可能就没多大帮助。

            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之后,以学习四书五经为代表科举制度崩溃,其原因无非是四书五经只能维护国内稳定,而无法抵御西方外敌入侵,国家求存面临严重威胁。只有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国家才会存在下去,因此,才有科教兴国之说。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个人层面的教育求存,只有与国家层面保持高度一致,你才有可能利益最大化,达到个人与国家的双赢。然而,就当下来看,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似乎与国家意图相背离,当今世界国家求存的唯一途径,无非就是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才是国家生存之道。因此,国家所需的是创新人才,而非只学现有知识的博学之士。这不是说只培养创新意识,不学习已有的知识,而是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灌输创新意识。

            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可也与知识的多少无关,有时甚至随着知识的积累,会限制人的创新能力。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自己知识积累不多的年轻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当自己的知识越积越多之后,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巨大成就。创新无非就是立异,而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切时,你便没有了怀疑,因为你自圆其说的能力太强了。所谓无知者无畏,当积累的知识不多不少之时,就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自己也无法用所说的知识自圆其说,那只好用不同的思路解释,这就是创新。

            国家教育志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生接受教育志在求存,让自己成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教育部门如何引导学生走上创新之路,才是当今教育的本质所在。可在当下,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重视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求存,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基层教育部门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基层教育部门的领导,在重压之下,无法做到知识积累与创新思维兼顾,一味追求学生的知识积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欠佳。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笫一,创新思维能力难以量化,是一个难以评估,又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提高的一种能力。

            国家重视教育,这是肉眼可见的,重视就意味着国家的监管力度大,教育部门的领导只要干出点成绩,自己的压力就相应减小。因为知识积累是最好操作的,无非就是苦学苦教,而创新能力培养既难又费时间,上级领导在检查时也难以量化操作。知识积累这一块,看考试成绩就可以了,创新能力这一块,怎么办?谁也无办法考核。久而久之,就将教育搞成知识积累教育,而丢掉了创新思维教育。

            第二,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由于我们教育上千年来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非对现有知识的存疑,教师也无法跳出传统教育的圈子。

            笫三,家长的推波助澜作用巨大。前面说了,在当下,教师也无法跳出传统教育的圈子,更何况是家长。我们的家长总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什么是龙?什么是凤?在家长眼中,无非就是考上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这与国家眼中的凤与龙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孩子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可在家长眼中,这些都不如考个好成绩,这无疑压抑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那么,国家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不是知识积累型人才呢?光靠重视显然不够,还需采取相应的长期措施,短期内是无能为力的。(下文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端的求存教育没有出路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si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