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如厕阅读的习惯。
小时候,住平房,都是公共厕所。就见有人在厕所专心致志地看晚报,当时我还心想:也不嫌臭啊。
后来,搬进了楼房,有了独立的卫生间。
我也开始喜欢在厕所里看书了。
那时候学习压力大,写字台上是堆积如山的参考书、卷子。
也只有在幽静的空间,行五谷轮回之事时,身心才能彻底放松。
于是,每次去厕所,我都会找一本书带进去,慢慢的,厕所的小筐里堆满了书。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新买的书,还没看完,居然少了两页,想必是被谁拿去解燃眉之急了。
如厕时,看的书也很有讲究。
我喜欢在厕所里看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篇幅小,又妙趣横生,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而有些晦涩难懂的书,弯弯绕绕,排遗也很难畅通无阻。
也有些特别真爱的书,不舍得拿去厕所,怕被熏臭了。
如厕看书,仿佛看的不是书,而是一种感觉,会让人感觉很放松,生活很惬意。
2.
长大了,生活在现代快节奏里,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上厕所里的时间,是我们难得的喘息放松机会,可以短暂的抛开一切。
随着电子产品的便携性,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子产品上阅读信息。最方便的就是手机阅读。
我家的厕所也早就清理了成堆的纸质小说杂志。
如今,手机和手纸一样,是上厕所标配。
貌似上厕所不专心,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曾经觉得上厕所时看书是一件既充分利用光阴又增长知识的雅事。
然而,看得爱不释手时,只能看完才出来,无形中增加了如厕的时间。
还有好几次,手机从手上划落,掉进厕所,真是悔恨交加。
近日,英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standardToilet”,即新型倾斜马桶,能减少员工上厕所的时间,还能减少商城等场所的排队上厕所的现象。
当憋了好久,疼着肚子找遍公司的几个卫生间仍然无法找到空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发明。
有些人在里面玩游戏,有些人在里面购物,有些人在刷快手,有些人在睡觉,这哪里是卫生间,这里是天堂,关键还有老板开工资。
当在节假日的大型商场,女厕所前排着大长队,其中不乏跺着脚直转圈的小伙伴,而小门里的人正在悠哉悠哉的耍手机,和朋友们分享购物成果时,你也会为这个发明拍手称赞。
有时候,经历过尴尬窘迫的困境,才懂得为他人考虑。
3.
当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手机病。
如厕加入了电子产品,也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比如:痔疮、便秘、颈椎病,腿部供血不足……
所以,如厕还是心无杂念的好。
如果偶尔身不由己,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如果把事儿做到极端的境地,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
自从有了二宝,我就戒掉了在厕所阅读的习惯。
但是,我也好久没有“忘我兼忘事”的上厕所了,每当以为会一个人渐入佳境的时候,二宝的身影就会印在玻璃门的外面,接着传来嗲声嗲气的声音:妈妈,我要进去……
曾经我可以心如止水的上厕所,但我没有珍惜,如今,心理阴影面积越来越大,泪目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