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四点下班,洗完澡眯了一会儿,六点钟就起床,洗完衣服,天空中依然下着连绵的小雨,我还是骑上摩托车往家里赶。因为今天我伯母出殡,要回去送葬。
到了中海油的马山加油站,我习惯在这里加油,正掏出手机扫码付款的时候,接到老婆的电话,今天正好是墟日,让我买一些大虾回家,集市上的虾比村里菜摊上便宜不少,顺便买些早餐回家。
回到家里己经七点多了,妻还要准备送小宝上学,我就先到文堂哥家,拜祭的仪式已经开始了,我先找记账的人把吊仪交了,又找殡仪的负责人拿白衬衣和白头布,穿好孝服挤进祭拜仪式的队伍里,机械的随着师公的指令跪拜。
一会儿我才发现延堂哥竟然没有回来,他可是长子。一问文堂哥才知道电话打不通,居然四个号码都打不通。我不由愕然,我一个号码十多年没换了,现在国内手机不用长途,不用漫游,还可以携号转网,我都想不到更换手机号码的理由,所以我很难理解经常更换手机号码的人。
我也二十多年没见延堂哥了,只是大约知道他在海南省打工。我伯父死得早,伯母守寡带大堂哥他们很不容易,延堂哥到外省打工二十多年,据我所知才回过一趟家。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社会,通讯这么方便,不说象古人那般晨昏定省,老母在堂,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也是必须的吧!我不知道,以后延堂哥和家里联系的时候,得知老母亲已经去世,却没有通知到自己,他心里会做何感想?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会萦绕心头吗?
祭拜仪式上说吉祥话是习俗,但是我忍不住想吐槽,一个新死的鬼哪有那么大的能力,既要保佑子孙后代读书中状元,还要保佑乡邻老人健康长寿,开车的顺利,办厂的发财……,一个人死了还不让人安息,保佑这个,保佑那个简直无语。
随着送葬的车辆来到火葬厂,今天的火葬场貌似特别热闹,排队的殡仪车络绎不绝。尸体推进焚化炉,经过一千二百多度的高温,四十多分钟的焚烧,终于化成骨灰。
以前书上看骨灰这个词,总以为骨灰都是粉末状的东西。现在国家推广火葬,我这些年也送亲友老人来过几次火葬场了,才知道骨灰其实大都是破碎的骨片。
在等待火化的时间里,亲友间难免要谈及生死的话题,无论高官巨富,最终都难逃被装入这一个骨灰盒里。闲聊中,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左传》里的一句话,“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这是季隗对晋文公说的一句话,大意是五十岁的人快进棺材了,我行年四十七了,也是行将就木了吗?我不禁摇摇头,最近读《左传》有点走火入魔了。我的责任还重大着,等小宝大学毕业的话,我最少还要奋斗十五年,不能让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
火化完回家,还有拜土地庙等仪式,忙完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回家和老婆一起,聊上一会儿,不知不觉就五点钟了,我也没等小宝放学,先赶回公司,又要准备上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