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亨利·坦迪,1891年8月30日出生在英国沃里克郡利明顿。18岁时,这个穷小子参军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因为在一战中的卓越表现,战功显赫,屡受表彰。这样的荣誉,将是一生的荣耀。然而,在一次战役中,由于他的善举,无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魔鬼,使自己的国家蒙受巨大的灾难。在他的心里留下莫大的遗憾,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在47岁时又重回战场。
1910年,坦迪加入了英国陆军步兵团,同年,他随步兵团第二营辗转南非服兵役。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坦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生活非常困苦,成年后便在当地一家餐馆做锅炉工,所以他十分珍惜参军的机会,作战也十分勇猛。他总是冲锋在前,根本不计较自己的生死。当他的部队因损失惨重被解散,坦迪又自愿加入了其他部队。
因为坦迪在屡次作战中表现英勇,1918年被英军授予“优异战斗勋章”,同年9月,又分别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和“军事勋章”。
当时英军战报曾5次提到亨利·坦迪的英勇表现:二等兵坦迪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靠近德军阵地,一举消灭了德军机枪手。
消息传到国内坦迪成为了民众仰慕的民族英雄。
1926年,坦迪以中士军衔退役,他是战争期间获得荣誉最高的英军士兵。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在坦迪如此辉煌的军旅生涯中,却铸成了一个历史大错。
那是在争夺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一次战斗中,在1918年9月28日这天,坦迪所在的步兵团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压制在渡口。情况危急时,坦迪率先冒着密集的炮火铺起木板,使自己的部队顺利冲入敌军阵地,接着,他又和自己的战友与德军展开了肉搏,最终迫使人数占优的德军丧失了阵地,或投降或逃向后方。
当两军厮杀渐渐平息下来时,突然在坦迪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德国伤病,他一瘸一拐走出战壕,当他的目光与坦迪遭遇时,却丝毫没流露一丝恐惧。
后来,坦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这个伤兵已经精疲力尽,但他既没有举枪投降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毫无表情地盯着我,似乎在等待已经无可避免的死亡时刻。
“我当时瞄准了他,但是我从来不射杀伤兵。”
亨利·坦迪在回忆里痛苦地说:“是我让他走掉了。”
那个年轻的德国伤兵略略向我点了点头,然后慢慢走远了。历史在这一刻忽然转向了,坦迪以及所有的人都没想到这个德国伤兵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坦迪也在随后的时光里淡忘了这个战斗中的小插曲。
一战结束后,坦迪的英勇事迹,被英国媒体广为报道。意大利著名画家蒂尼·马塔尼亚甚至专门以坦迪为英雄人物创作了一幅战争题材的油画,坦迪一时间在欧洲成为了公众人物。
1926年,35岁的坦迪光荣退役,娶妻生子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可是谁又能想到10年后,坦迪又再一次扛起了枪回到了战场。
1938年,欧洲风云突变。
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德勒会谈,在希德勒的私人别墅里赫然挂着一幅马塔尼亚当年为坦迪所画的油画。希德勒指着油画说:“画中这个人差点要了我的命,那时我以为自己再也回不到德国了。”也许当时张伯伦暗想,如果坦迪那一刻扣动了扳机该多好,欧洲今天的灾难兴许可以避免。
这个消息传到英国后,举国震惊。对于坦迪来说,这则往事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的事实。但对于战争狂人希德勒,他并不以为然,登上德国元首的宝座后,他不仅第一时间搞到了那张油画,还对众人标榜说,坦迪之所以没有扣动扳机,完全是上帝的安排,那是上天对他刻意的关照。
昔日的荣耀与战功突然成为了最折磨人的记忆,由于自己的善举,使整个世界陷入了灾难。
1940年,坦迪居住的城市考文垂被德国空军炸为平地,时年49岁的亨利·坦迪不得不再次走上战场。这位老兵冲锋杀敌,英勇不输当年,只是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彻底告别了戎马生涯。但往事的记忆仍深深地折磨着他,直到死他都在拷问自己当初为何不打出那拯救世界的一枪。
网友评论